第896章 鈾元素的終極提純

李察閱讀,目光在書頁上移動。

“鈾235提純的第一種方法,是電磁分離法,利用質譜儀的原理進行同位素分離。

其中質譜儀是實驗室用來分析帶電粒子質量的一種儀器,能夠讓質量不同而帶電量相同的粒子,進入磁場發生偏轉的半徑不同,從而分離。

詳細解釋的話,那就是粒子以速度v進入磁場(假設朝上),帶正電荷粒子運動所產生的磁場磁力線沿運動方向的左邊朝上、右邊朝下。因而運動帶電粒子左邊的磁場被加強,右邊的磁場被減弱,形成一個磁場梯度,產生一個從左向右推的磁壓力。

這個力與速度方向垂直,雖然不能改變運動帶電粒子速度值的大小,但是卻能改變粒子運動的方向,形成一個向心力。

又因為磁場是均勻的,對運動帶電粒子產生的磁壓力處處相等,所以使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作勻速圓周運動。

按照電磁學公式,可知,磁場的作用力等於qBv,向心加速度等於v2/R。

所以,能導出:qBv=Mv2/R→qBR=Mv。

公式中,q為粒子電量,v為粒子運動速度,M為粒子質量,B為磁感應強度,R為粒子作圓周運動的偏轉半徑。

又因為粒子電量q、磁感應強度B都是確定的,由此運動粒子的動量與偏轉半徑成正比。

帶相同電荷q而質量不同的離子,通過相同的加速電壓U,獲得的電勢能是相等的,且等於進入磁場時的動能為:qU=(1/2)Mv2。

前面已知粒子的動量Mv=qBR,兩式消去v,即得M=qB2R2/2U。

對於質量等於(M+DM)的粒子,(M+DM)=qB2(R+DR)2/2U。

由此可得出DM/M=2DR/R,即質量的相對偏差,是半徑相對偏差的2倍。

由於入射粒子的質量不同,它們經過相同電壓加速後獲得的能量相等,但動量不同。進入磁場後,動量大的彎曲半徑大,動量小的彎曲半徑小。

如果同一種動量的離子進入磁場的角度存在偏斜,導致它們共同聚焦在D的範圍。那麽D的範圍與入射角的關系,經過計算可得到如下公式:DR/R≈0.5q2。

當q小於50時,R的相對誤差是4/1000,可能引起的質量偏差為8/1000。而鈾235與鈾238的相對質量差等於13/1000,從而讓質譜分離法的用於實際……”

李察讀完,挑了挑眉毛。

這顯然是一種很淺顯易懂的方法,原理就是:質量不同而帶電量相同的粒子,經過相同電壓加速後動量不同,從而導致進入磁場發生偏轉的半徑不同。

舉個例子的話,這就像是軌道上行駛的火車,在一個彎道處,速度適宜的火車能夠正常通過。而速度過快的火車,則因為受力不平衡,會帶著車廂直接沖出軌道,導致出軌。

用這種方法,鈾235便是速度合適的火車,鈾238則是速度過快的火車,讓兩者得以分離,從而得到高純度的鈾235。

這種方法技術含量是相對較低的,因此地球上,1938年德國化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現核裂變,邁特納和弗裏施提出了核裂變的理論解釋。僅僅過了兩年,也就是1940年4月,明尼蘇達大學的尼爾,就用質譜儀制造出微量的濃縮鈾235。

之後1942年,地球上首次制造核武器的曼哈頓計劃開始,勞倫斯等人,開始利用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進行提純鈾235。

這是一種經過論證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不過,它也有一個小小的問題。

那就是投入太大。

在地球上的曼哈頓計劃中,為了用這種方法提純鈾235,特意在橡樹嶺建造一座超級電磁裝置。投入人力近25000人,分離器超過1100台,光是繞制線圈用的銀就有15000噸之巨。

15000噸!

而得到的結果,只是每天僅僅生產幾克鈾235,用了數年時間,得到的鈾235數量,才剛剛能夠制造一枚原子彈而已。

李察抿嘴。

他現在可沒有數萬人的手下,也沒有一萬五千噸白銀,真的想要用這個方法生產,他得先解決前置條件。

如果這是唯一的方法,他也許真的要考慮提前創建私人勢力了,不過還好,這並不是唯一的方法,他還有其他的選擇。

繼續往下看。

“鈾235提純的第二種方法,是氣體擴散法。

顧名思義,這個方法應用的原理,是常見得氣體擴散。

舉一個例子,在臥室一角灑一滴香水,香水分子會快速擴散,不一會整個房間都能聞到香水得氣味。

而把一滴香水替換成一滴醋,在相同條件下,撒在臥室得同一角落,想要整個房間都能聞到醋味,所需要得時間要更長。

這是因為,醋分子要比香水分子重,因此擴散速度慢。

相對應的,在一個氣球中裝滿氫氣(相對分子質量為2)和氮氣(相對分子質量為28,是氫氣得14倍)。當氣球漏氣時,氫氣要比氮氣泄漏得更快,因為氫氣分子小,重量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