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上黨伐謀!(第2/3頁)

然而就是這四個月的時間,已經是中原王朝戰爭史上最長的一場戰鬥了。而為此,大唐甚至提前儲備了三年多的糧食!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這樣的戰爭並不是可以輕易展開的。

但是烏斯藏人和突厥人就不一樣,他們想要進行一場戰爭,隨時可以千裏機動,而不用擔心後勤跟不跟得上的問題。如果像大唐這樣,要受到這麽大的制約,提前這麽多年準備,那草原上的民族早就沒有什麽戰鬥力了,更加不可能成為大唐邊患。

歸根結底,烏斯藏人和突厥人並不是沒有糧食問題,而是他們的飲食習慣和中原人完全不同。

草原上的民族以肉食為主,餐餐吃肉,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對於中土神洲的人來說,如果天天吃肉,頓頓吃肉,沒有其他的主糧,剛開始肯定會非常興奮,大吃大喝,但是三四天之後,就會馬上膩味,一個月之後,大軍就會沒有戰鬥力可言。

中原人的主糧是稻米,栗,黍,高梁等等,在習性上天然就不一樣。而這些糧食的儲存、運輸,種植,包括烹食都相當麻煩,耗時耗力。更別提,中原人飲食還講究葷素搭配,烹、煮、蒸、炸,灼各種做法。

只有米,沒有肉,肚子裏面沒有味道,戰鬥起來也會軟綿綿的。

所以中原人戰鬥,大戰前必定有大興灶火,大餐一頓的習慣。有句話叫做,吃飽了才有力氣!

中原大地,百姓習慣如此,不管是軍神,還是兵聖,又或者上古兵道祖師,對於這種情況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順應水勢,所以兵書上才說“兵馬未動,糧食先行”,本性如此,如何能改?

但是草原民族不同,飲食習慣遠沒有那麽復雜,煮熟了就行,甚至生的也無所謂。

而大軍出動,牧羊人隨後而行,軍隊在前方成為牧羊人的堅實後盾,而牧羊人在後方趕著成群的牛羊,為大軍提供口糧。牛羊逐草而食,不需要耕種,不需要犁鑰,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不需要數月才能成熟。

更重要的是,牛羊永遠都不會發黴,也不用擔心食物的儲藏問題。

軍隊機動到了哪裏,牛羊就趕到哪裏。永遠不存在說不新鮮,或者潮濕,黴變的問題。只要有草,大軍就永遠不缺少糧草。

而且,草原民族的軍隊就是從牧羊人過來的。

他們現在是後勤官,牧羊人,他日就是軍隊。由於牛羊太多了,草原民族甚至還可以將牛羊屠宰了,做成肉幹,抹上鹽巴就行。

不管是頂尖的強者,還是普通的牧民,全都如此!

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影響他們的,也僅僅是極端天氣中的寒冬,冰霜而已!

王沖曾經仔細思考,在戰爭的各種選項中,只有後勤恰恰是草原民族最不需要擔心。突厥人如此,烏斯藏人也是如此。

在後勤方面,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天然就是不對等的!

所以遊牧民族沒有中原王朝那樣的武器裝備,也沒有那麽多的人口,也沒有那麽燦爛的文化,不懂什麽兵書戰策,但是一樣可以成為歷朝歷代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在中原王朝的史書上,永遠記載的都是這樣的內容:

某某年,突厥人,或者寇邊;或者某某年,烏斯藏人劫掠寇邊,得利而去;要不然,就是某某年,營洲,幽洲,某地遭到賊人寇邊!

這樣的記載記錄在史書上比比皆是,而且永遠都記載不完。

……

但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這一點也絕不是不可以利用。

如果能夠繞過前方的大軍,繞到後方的牧民之中,殺光他們的羊群就能他們受到重創。在正常情況下,這一點絕不可能做到。烏斯藏人也絕不會給大唐這種機會。但是現在,烏斯藏人全部被吸引到了獅子城。

李正己已經被消滅,關隘又有三處烏斯藏的大軍守護。

對於烏斯藏人來說,大軍後方已經是固若金湯,根本沒有什麽可以威脅到他們。這也就給了王沖最好的機會。

而這些“瘟死的羊”,就是王沖為烏斯藏人準備的最好的禮物。

烏斯藏人的羊群實在是太多了,和中原人不一樣,從來沒有人說什麽幾頭羊,或者十幾頭,幾十頭羊。遊牧民族放羊從來都是幾百頭,上千頭,數萬頭,十數萬頭,甚至數百萬頭,這是中原農耕民族難以想像的。

而且,遊牧民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部落為單位。放羊的時候,時候自然也是以部落為單位。

因此,從來不存在什麽一個人養了幾頭羊的說法。都是一個部落養了多少羊。

而這個數字從來都是極為龐大的。

當數量大到一定程度,偷襲已經變得沒有用了。牧羊人甚至可以什麽都不管,放下羊群由他們殺。幾十萬頭的羊群站在那裏不動,就算從天亮殺到天黑都殺不完。而等到李嗣業他們離開了,牧民們又可以隨時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