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攪動天下!(第2/2頁)

在軍伍的中央,一座巨大的府第矗立著,上面直書五個金色大字:

“安南都護府!”

字字千鈞,重愈泰山。

大唐帝國設十大都護,雖然大部分極有份量的軍隊都掌握在胡人手裏,但也絕非所有的精銳都掌握在胡人手裏。

在大唐帝國,整個西蜀劍門以南,就駐紮著十八萬重兵,負責鎮壓南方洱海蒙舍詔,以及西陲高原,有可能南下的烏斯藏帝國。

在大唐帝國,安南都護的這只算是相當低調了。因為戰事沒有那麽頻繁,也沒有那麽多的捷報可報,所以在朝廷裏的存在感相對較低。

但這絕不是說這十八萬唐軍就沒有份量了。

“哼!一個安西都護,一個磧西都護,一個大鬥軍副使,真當這大唐就只有他們幾個嗎?”

巨大的都護府中,油火熊熊,一名統帥模樣的中年短髭壯漢一身黑色重甲,盤膝坐在地上,身前是一張鐵鑄的案板。

案板上放的,正是朝廷裏最新的情報。

“大帥,我們一向低調,奉行韜光養晦策略。這次朝廷上的事,我們是不是就不要趟這趟渾水了?”

中年短髭壯漢的旁邊,一名長著八字須,看起來一臉精明的幕僚有些憂慮道。他是安南大都護府的幕僚,同時也是安南大都護的軍師。

一起共度三十余年,對於自家的大帥,他再清楚不過了。短髭壯漢一開口,他就知道自家大帥要趟入到這趟混水中了。

“這趟渾水,我們根本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惹起安西都護、磧西都護,大鬥軍副使,還有所有胡人的注意,多面樹敵,對大帥不利啊。還請大帥三思!”

八字須軍師一臉不安道。

朝廷裏的那場風波鬧得太大了,大的讓他有些不安。他並不認為,現在插手其中,是場明智的決定。

“哈哈哈,智安啊,你還明白。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平時低調,不想惹麻煩,這是對的。但是這件事情不同,難道你沒有發現嗎?這個時候,誰敢置身事外,誰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章仇兼瓊笑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與外表不符的精明。“章仇”是復姓,雖然聽著像是胡人,但章仇兼瓊卻是不折不扣的漢人。

“章仇”是後來的“改姓”,就像“操”姓一樣,在最初的百家姓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不管改姓還是復姓,章仇兼瓊確實是漢人無疑,而且還是大唐帝國,中土神洲絕對極有份量的安南大都護,地位並不在安西的高仙芝、磧西的夫蒙靈察,大鬥軍的哥舒翰等人之下。

“百將聯名,這其中的意義,你還不明白嗎?智安,現在已經不是一個王沖的生死問題。而是整個漢人群體與胡人群體之間的利益之爭,誰敢賣弄伎倆,誰敢置身事外,誰就在軍界再沒有立錐之地。”

“智安,你的小計不錯,但還是缺乏大局觀啊!”

章仇兼瓊淡淡道,魁梧的身影上不知不覺的流露出一股如山如海的龐大氣勢,連大殿中的火焰和虛空都為之扭曲起來。

被章仇兼瓊叫做智安的軍師怔了怔,一時說不出話來,臉上露出沉思的神色。

章仇兼瓊笑了笑,沒有多說,腦海中卻是想起了京師中的那個少年。

到底是什麽少年人,才有這樣的氣魄,寫出這樣道理鞭辟的驚人奏折來?是九公教的嗎?

章仇心中搖了搖頭。以九公的品性,是絕對不屑於,也不會做這些事情的。那麽是王亙嗎?

王家的這位在朝堂中可是位置權重啊。如果不是九公,那最可能的就是他了。

但是王亙有這種氣魄嗎?

章仇心中再次搖了搖頭。

早年的時候,他曾經見過王亙幾面。這位王大人,絕對是謀慮深遠的人,政治智慧極其厲害。

但正因為如此,他反倒更加寫不出這種折子。連自己都寫不出來那種精神、氣魄的折子,又如何去教導自己的侄兒?

想到這裏,章仇心中不由深深一嘆。大概已經明白真相了。

“想不到我大唐居然有如此英雄氣魄的人物,我章仇就算放下原則,替你聲援一場又如何?”

章仇兼瓊深深一嘆,右手伸了出來:

“取我筆來,這封奏折,我要新自書寫!”

嘩啦啦!

片刻之後,一只大鳶如飛箭射出,穿過陰雨,穿過烏雲,向著遙遠的京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