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別有洞天

提及封神舊事,戴著“碧霞元君”面具的瞿九娘語氣略顯沉重:“目前的封神世界充滿了仙人的傳說,闡教和截教都有,不時出現某某遇仙,得賜異寶或道術的傳說,但無論我們怎麽追尋,都無法找到真正的仙神,礙於此,天尊一直不敢肆意行事。”

“最接近成功的幾次,分別是天尊等人發現碧遊宮,以及後來找到真正雲中子坐化之地等,可裏面都沒有仙人屍骸,只得遺言和物品,尤其碧遊宮中,空空蕩蕩,了無仙人蹤跡,但玉簡功法等擺放得整整齊齊,似乎主人只是出去遊玩,若非丹藥等已靈性盡失,恐怕天尊等人尚不敢搬走碧遊宮,擔心仙人回來報復。”

這裏是真的碧遊宮?孟奇忍不住擡頭打量四周,通天教主去哪了?

若是他有朝一日“回來”,那玩笑就開大了!

“不知天尊等人在何處發現的碧遊宮?”孟奇問道。

瞿九娘白了孟奇一眼:“你還未去過封神世界,縱使給你說了地名,又有何用?應當是在漢地昆侖山上。”

昆侖山……有那麽一瞬間,孟奇差點脫口而出“你在逗我啊?”

旋即,他收斂情緒,微微皺眉,居然不是在海外,那玉虛宮又去哪了?

突然之間,他品出不對:“漢地?”

封神之後五百年不是春秋嗎?到哪裏去找“漢”?

瞿九娘沒有察覺孟奇的驚疑:“根據那方世界的史官記載,封神之後,周代殷商,分封諸侯,但天地破敗,四極分離,大地十不存一,沒過百年,諸侯勢大,紛爭不休,王室之令難出周地。”

“或許是諸侯林立,互相攻擊,太過混亂,姓氏很快合二為一,不少士大夫宣稱此乃禮崩樂壞的漫漫長夜。”

“都有哪些諸侯?”孟奇最關心的便是自己熟悉與否。

瞿九娘下意識一根根扳起手指:“有漢、秦、楚、唐、明、燕、趙、魯、吳、宋等大的諸侯。”

果然不一樣……孟奇眼皮跳動,或許是萬仙陣時,不少該受封的諸侯被波及身亡,故而諸侯與自己知道的不同,發展衍變的過程也就不同。

“這些諸侯或為神人苗裔,或為仙家後代,皆能吞雲吐霧,架風禦劍,身懷種種異術,甚至不乏神兵……”說到這裏,瞿九娘的語氣更加鄭重,刻意提醒,“因為不少道門遺脈和仙家後代存世,仿照封神物品的秘寶眾多,威力或強大或詭異,需要萬分小心,這絕非我們世界的秘寶可比,稍不留神就被弱者擊殺了!”

“我們仙跡曾經有位‘玄壇真君’,就是招惹了某個道門,被對方用一件仿照‘釘頭七箭書’所制的秘寶所害,天尊想報仇都尋不到敵人蹤跡。”

孟奇聽得瞠目結舌,玄壇真君不就是趙公明嗎?頂了他的稱號,然後被釘頭七箭書的仿制品所害?

只能說一句,這都是命……

瞿九娘以為孟奇僅是震驚於秘寶,叮囑道:“除了秘寶,他們還有異術,同樣能讓人防不勝防,我就遇到過一個初入外景的敵人,開始被我打得屁滾尿流,誰知突然‘哼’了一聲,鼻孔裏噴出兩道白光,一下就攝住了我的元神,若非當時尚有同伴,恐怕已慘死當場。”

哼哈二將的傳人……孟奇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等聽完瞿九娘的介紹,孟奇對封神世界有了大概把握,雖然諸侯國不同,一些細節不同,但似乎同樣處於春秋末年,禮崩樂壞,聖人不出,百家不興……

……

離開“仙跡”後,孟奇重返瀚海,再抵播密。

此時,播密的紅霧稀薄了不少,孟奇估摸著再有個十幾二十年,無源之水的它們就將徹底散盡,躲在裏面的窮兇極惡之徒們得早謀生路了。

孟奇對他們沒有半點可憐情緒,在播密外找了處隱秘之地,拿出太陽神石、大地戊土等天材地寶,回想八九玄功和“元始金章”外景篇的內容,開始修煉。

一絲絲大日真火從太陽神石上騰起,赤紅灼熱,但孟奇輕輕一吸,它們就投入鼻端,被八九真氣包裹,通過經脈,流入特定竅穴,與裏面內外交匯產生的大日虛相緩緩融合,讓它愈發真實。

沒過多久,孟奇周身赤光陣陣,鼻孔附近有流火鉆入,有白氣噴出,弄得雲蒸霧繞,宛如神靈。

外景四重天以下,修煉就是吞吐自身內景對應的天地元氣,凝練法相有關竅穴,以此實質化法相。

而法相者,乃勾動天地,內外交匯時,內景、自身元神、肉體與天地之力結合的產物,是自身道路的體現,以特定竅穴為根,以內景為體,以元神為主。

功法不同,道路不同,特定的竅穴和內景就不同,修煉的法門也不同,比如七曜邪神的七曜魔相,就需要以內景為本,將周身竅穴分成七組,每一組用同一種法門修煉,吞吐同種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