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件證物的旅行(下)

人類的文明,不論是在哪個時間段,哪個空間,有沒有史書記載,但只要社會的架構一旦初步建立後,便會不可避免地淪入到官僚氣息的層層包圍之中。擁有十幾個居住星球和更大量資源星的聯邦也不例外,甚至因為人口的眾多,疆域向太空的擴展,讓這種官僚氣息顯得更濃厚了一些。

一封發自東林大區河西州首府第二警察分局的公務郵件包裹,就在這種官僚氣息的包圍下,踏上了它的漫漫征程。對了,它在出發之前,還在河西州經過了三個部門的蓋章,又在航空部門和後勤部門中間打了兩個來回,才登上了去首都星圈的太空船。

三個月後,這件公務郵件包裹才來到了首都星圈行政星球,也就是聯邦人民稱之為上林的地方。它安靜地躺在幹凈的整理箱中,沉默地坐在車子的角落裏,從機場離開,一路行經飛架於青青樹林和美麗建築之間的快速高架路,歷時四小時,來到了首都之外的一處政府機構。

聯邦十七研究所的信息收發部門在回執單上簽字,然後將這件包裹歸類,放到了自動文件傳輸帶上,伴隨著機器的輕微響聲,包裹麻木地通過墻壁夾層裏的通道,進入了一個光線充足的辦公室。

一位部門副主任看到了桌旁的這件包裹,他好奇地推了推眼鏡,看著上面那個陌生的地址,皺著眉頭想了很久,才想起來這個有些熟悉的筆跡是一位遠方的戰友所寫。

“老鮑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呆了十幾年,只怕人也呆糊塗了。”副主任在心裏這樣想著,三個月前他收到了鮑副局長的電子信件,只不過如今早已經忘記了對方交托事情的認真。

“警察局的證物怎麽還用研究所來鑒定?從東林寄過來要花多少錢?這小子也不怕委員會審核的時候,說我們浪費納稅人的財富……”副主任有些頭痛地搖了搖頭,摁了一下辦公桌上的傳喚器。

一名戴著銀鏡的研究人員走了進來,頭發花白,看樣子在十七研究所裏呆了足夠長的時間。這位中年研究人員討好地看著副主任,問道:“主任,有什麽事情?”

“嗯……這裏有一份東林警察總局發過來的證物,鑒定申請也在包裹裏,你拿到實驗室裏去看看。”副主任隨便說了一句。

中年研究人員的眼光在公文郵件包裹上瞄了一眼,發現落款並不是東林警察總局而是河西州第二警察分局,心裏頓時明了,按照州警察分局的級別,很難有資格申請到十七研究所的鑒定,看樣子是副主任接受的私人請托,只不過對方既然走的是公務渠道,自然也不方便多問什麽。

“要鑒定哪些方面?”中年研究人員取下鼻梁上的眼鏡,認真地看了一眼郵件包裹,請示道:“有時間限制嗎?”

“沒有。”副主任揮了揮手,想起來了那封郵件裏的內容,說道:“主要就是對比一下制作工藝,看看和特勤局或者軍方有沒有關系……東林那邊的鄉下人很擔心這東西是從軍方流出去的。”

中年研究人員笑了笑,沒說什麽,轉身出了屋。

第二天,他回到了辦公室,向主任匯報了昨天的鑒定結果:“核心材料裏沒有編碼,應該不是從軍方流出去的,但是制作工藝確實和軍隊有些關系,估計是百慕大那邊做出來的仿制品。”

“嗯。”主任問道:“沒有什麽古怪吧?”

“沒有。”

……

……

就這樣,鮑副局長不甘心之下的鑒定請求流程走完,在得到了十七研究所的正式回復之後,這位副局長依然無法確認那個夜晚裏的身影究竟是不是聯邦特工。

而那根被鑒定完畢的金屬電擊棍,則和包裹外盒、鑒定申請報告一起被重新裝包,放進了十七研究所地下無比巨大的貯物室中。它的歷史使命似乎在這一刻便宣告終結,依照聯邦證物相關條例,如果沒有什麽大的意外,它這一生便注定只能安靜地呆在這個巨大陰森暗涼幽靜的貯物庫中,再也無法出去,直到被人漸漸遺忘。

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它孤單地注視著身周和它有相似命運的那些夥伴,不知要在這裏呆多少年,好在聯邦部門的條件不錯,除塵做的極好,倒不擔心會蒙上歷史的塵埃,惱人的蛛網。

時間的長河悄無聲息向前走了兩步,來到了憲歷六十五年的春天,離這根電擊棍來到首都星圈十七研究所過去了兩年,有一只瘦削的手忽然將它重新拿了起來。

陳一江,剛剛從國立上林大學畢業的學生,辛苦地通過了聯邦招聘,進入了十七研究所,然後被打發到了貯物庫進行管理。這位仍有激情的新晉人員,明顯沒有被陳腐的官僚氣所侵蝕,依然保持了對事物的好奇心。

他在這間貯物庫裏已經呆了四十天,正在進行證物的重新編冊工作,然後他看到了那個透明的真空袋,以及袋子裏面那根金屬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