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下)(第2/4頁)

只不過他們的種植和采收,全都是機械化操作了。

機械化真是好東西啊!

一大片的玉米地,若是人手得收上十天半個月。

幾台大型收割機,只需數日就給采收完了。

別看現在夷州的農戶們收割的慢,可在弘治皇帝等人的眼裏已經是極快的了。

前面身強力壯的漢子不住的伐倒這些玉米,後面的老人孩子就開始掰玉米。

小板框車在老牛的拉動下,將一車車的玉米送到了田邊陰涼處。

弘治皇帝等人迫不及待的開始一個個的翻看,一群朝臣們也是激動的翻看著玉米。

很快的,一畝地的玉米便被采收完畢。

錢能還招呼幾個國朝的官員,去丈量是否達標。

“這都不必稱量了,就這麽些玉米……必然五石以上!”

劉健激動的胡子都在打顫,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啊!

這是實實在在的、從地裏剛剛采收上來的玉米,就這麽擺在了他們的眼前。

是當著他們的面兒親自下地采收的,甚至還有他們親手采收的。

還有啥比這更實在的證據?!

“晦庵公誤矣!”

這個時候老錢能笑眯眯的對著劉健拱手作揖,輕聲道。

“采收後還得晾曬,晾曬後能余下者便是大約五石一二鬥。”

“據聞西夷所探查之大陸,其百姓多講玉米磨粉而食。”

“此著將再損幾分,最終所得便是在五石上下了。”

損耗沒有那麽大,老錢能這是往損耗最大了去說的。

但即便是如此,那也比國朝上田的二石半產出要高一大截啊!

“諸位大人,這裏查驗完畢否?!”

見得這些個大人們的激動,老錢能倒是心氣兒高漲了一大截。

笑眯眯的對著他們問道,弘治皇帝掃了一眼。

“諸位愛卿,如何?!”

那些個朝臣們如今是真傻眼了,雖然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建設和準備。

但沒有想到,居然真有如此之高的產出。

而當他們看著地裏的玉米的時候,又覺著有這麽高的產出也屬正常。

畢竟這玉米杆子,那都比人還高了。

一大截的玉米杆子上,明晃晃的掛著一個個的玉米。

剝開了綠色的外衣,裏面的玉米當即便露了出來。

新鮮的,甚至摘下一粒放在嘴裏還有絲絲的甜味兒。

好東西啊!能活人的好東西啊!

“回陛下!臣等建議將此地玉米盡數采摘,再行稱重!”

劉健到底還是謹慎,好在老錢能也趕緊附和。

“內臣亦是贊同晦庵所言,畢竟百姓們早盤著收完這片地了。”

弘治皇帝一瞅他倆建議都一致,也就擺手直接給了一個字。

“準!”

老錢能趕緊下令讓人去將莊戶們都喊來,一並采收玉米。

很快的,便聽得那邊的莊子裏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隨即便是大批的老老少少們,呼啦啦的都跑出來幫忙采收了。

沒人比他們更知道,糧食就是命根子啊!

他們是真餓過的,只有真正嘗試過饑餓、真正的體會到饑餓時的絕望。

才會分外的去珍惜每一顆的糧食,也才會分外的去感激每一粒老天爺賜下的糧食。

數百號人嘩啦啦的在天地裏忙活著,沒一會兒這邊上的玉米就堆積成山了。

官員們忙的是滿頭大汗,在夷州下屬的衙差們的幫忙下開始稱重、計量。

百畝玉米,足足忙活了一整個白天才堪堪采收完畢。

計量稱重持續到了半夜,得出來的結果是讓人興奮的。

“錢公還是往少了報啊!夷州這玉米畝產,即便是均算下來亦有六石三鬥之多!”

劉健那是激動的面皮都漲紅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名垂千古。

畢竟歷朝歷代,這糧食問題可都是根底問題、最大的問題。

國之安,在於民。

民之安,在於糧!

華夏的老百姓們,其實是最好的一群百姓。

他們最為堅韌,也最為頑強。

只要給予他們希望、讓他們能夠掙著一口飯吃,那麽大家極少會做出離經叛道的事情。

解決了糧食這個民安根本,他劉健怎能不青史留名?!

“朕就不回夷州城裏了,就在這裏紮營!”

弘治皇帝也很激動,一擺手整個車隊便開始紮營。

這裏的百姓日子過得好,自然家裏蓄養的家禽家畜不少。

“記住!所有用度,必須將銀子交付百姓!不得強索征要!”

弘治皇帝這個時候還不忘了下令:“錢能,你且去盯著!照價買下,不得傷民!”

“內臣遵旨!”

老錢能趕緊躬身應是,弘治皇帝這個時候又加了一句。

“這些莊戶今日亦辛苦了,讓人帶酒飯犒賞!每戶再賜絹一匹、銀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