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六)(第2/3頁)

老家夥年紀大了,眼力卻依舊好使。

居然透過豪雨遠遠的看到了朱厚照,一邊飛奔一邊中氣十足的吼著。

“太子來此作甚?!速速下堤!來人!來人啊!……”

劉大夏本來在河堤上就滿心焦急,聽聞太子居然上了大堤他整個人都要瘋了!

白昂這老家夥身子骨本來就不如劉大夏,如今早早病倒了。

最近才得益張嫣然的診治恢復了些許,在州府中處理公務。

“東山公!本宮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對上劉大夏,朱厚照可一點兒也不怵。

張小公爺他還得顧及幾分,畢竟這位少年恩師那真會揍他。

“本宮既是奉命前來救災,如何能不上大壩?!”

這話直接把劉大夏堵的,老家夥氣急敗壞!

照著老家夥的想法,太子來救災甚至如此拼命已是難得。

如何能涉及如此險境?!

莫說陛下就他一個子嗣,即便不是僅僅憑他這些日子的表現老劉也要死保他。

“守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還不等劉大夏開口,張小公爺便已經默默的站了出來。

轟隆的電閃雷鳴中,他那張俊俏的鵝蛋面兒上盡然是莊嚴肅穆。

這一刻他似乎真的具備了一種神性,風雨沒有減小卻不能壓過他的聲音。

口中吟誦出唐代佛經勸世文《輜門警訓》中的字句,劉大夏則是面皮漲紅便要反駁。

便聽得張小公爺沉聲道:“殿下來此,不是鍍金的!”

這一句話將劉大夏想要說的東西,徹底給堵死了。

“身為臣下,癡虎兒自當陪殿下赴險!”

便見得玉螭虎直直的望著劉大夏,一字一句的道。

“吾出京之前,便已向陛下言之:若殿下有所閃失,吾赴死殉之!”

“殿下有為民赴險之心,千古難有!臣下,何以拒之?!”

為民赴險之心,這豈非正符亞聖所言“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之所言麽?!

的確,有這樣的儲君臣下為何阻止?!

有這樣的儲君,豈非國朝之幸、百姓之幸麽?!

“吾受陛下托付,忝為太子師!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時時所行無不如履薄冰!”

“殿下所見、所聞、所思,說句大不敬之言,克繼大統後皆有所涉!”

“我為太子師,太子能有此心為何阻之?!為臣下、為太子師者,我唯有陪太子赴險而已!”

“倘若不幸……便是粉身碎骨,亦當護太子周全!此方為臣下之道、為太子師之理!”

劉大夏沉默了,這一刻他本有很多話可反駁。

可他這一刻卻說不出來這些話,擡眼望去看得朱厚照那亮晶晶的雙眸。

老劉突然覺著,似乎這大明、這天下自己也開始看不懂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然而到了如今,自己怎麽覺著一個願意到災患之地、甚至願意親上大壩的太子如此難得?!

“太子且在此便是,癡虎兒!你且記住,若太子出事!……”

張小公爺淡淡一笑:“若太子出事,必然是我已身死。”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劉大夏還能說什麽?!

只能是對著張小公爺微微的點了點頭,隨後對著太子深深一揖。

“殿下為民而來,老臣豈敢再阻?!只求殿下萬萬保重,國有儲君如此為天下百姓之幸也!!”

說完,甚至都不等朱厚照回禮他便撤身離去。

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大壩岌岌可危需要他四面巡查。

軍中斥候都已經被分派給了他,而老劉則是將這些斥候分派到大壩各處巡查。

一些曾經潰壩、出現險情的地段,更是有專人駐守。

“轟轟轟……”兇猛的洪峰奔襲而至,剛剛砸下的木樁、砂石麻袋被沖撞的搖搖欲墜。

玉螭虎悶頭將肩上的兩只麻袋丟下,不顧已然磨破的肩頭轉身再扛麻袋。

朱厚照不知道什麽時候亦是加入了其中,甚至劉瑾都在吃力的抱起麻袋壘水壩。

“張永!張永!帶著人向後知會,此番洪峰已過!!”

熊孩子張口在豪雨中大吼:“老劉!你跑的快,到前方觀察去!”

“若是有洪峰再至,提前來說!”

張永一個激靈,大聲應諾。

揮手帶上幾個人,便往著下遊跑去。

劉瑾則是大聲道:“殿下!咱家不走!咱家就要陪著殿下!”

“傻貨!有虎哥兒在,你怕甚子?!去前方盯著,若是洪峰來了提早說!!”

熊孩子難得一見的發怒了:“這比跟著本宮在此有用!”

劉瑾被罵的垂頭喪氣,他也知道自己力氣不夠幹不了太多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