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2/2頁)

“若不知民之疾苦,如何治大明之國?!”

這就是張小公爺提出的思路,熊孩子這一回出去既是歷練也是經驗。

皇家的教育應該改變了,或者說從張小公爺這裏就已經在改變了。

熊孩子現在有貨殖的經驗、有工程營造的經驗,甚至有耕田收糧的經驗。

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他還需要有應對天災的經驗。

知道百姓們心裏在想什麽、他們需要什麽,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君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張小公爺輕聲念出了陸放翁的這首《冬夜讀書示子聿》,一個長揖作到底。

“太子不親至當地,如何知曉民情?!百姓又如何知曉皇恩浩蕩?!”

“此番前往,臣認為亦是‘皇家濟世安民慈善會’亮於世間之好時候!”

在張小公爺的規劃中,皇家必須要多施恩德與百姓。

作為儲君必須要在繼承皇位之前,多與百姓接觸、多做慈善之舉。

對於熊孩子的培養只是一個模板,最終的目的是要將這種模式徹底的定下來。

以後大明所有的儲君、皇子,都必須要經過這一道訓練。

即便是他們不能成為皇帝,也需要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一個懂得感恩、懂得慈悲,體會到百姓艱辛的人。

“至少不能如現在的諸家藩王,如此米蟲……”

張小公爺話沒說完就被弘治皇帝吹胡子瞪眼的打斷了,好歹也是他朱家的子弟。

被這麽說他臉上有些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