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十二)

張小公爺凝視著自己面前的這枚玉璽,竟然一時間有些恍惚。

牟斌激動的就差要跪在當場了,倒是烏齊業特沒有那麽激動。

說到底他畢竟是韃靼人,沒有中原土生土長者對於這枚玉璽的崇敬。

要知道,傳說中元朝曾經得到了很多枚玉璽。

其中就包括了這枚傳國玉璽,而他們將許多的玉璽磨掉了印記發給下面的官員做私鈐。

由此可見,他們對於玉璽是怎樣的態度。

歷史上一度懷疑,傳國玉璽早已經被毀掉了。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這枚傳說中的玉璽並沒有被毀掉。

“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這是出自於太史公《史記·高祖本紀》中,第一次關於傳國玉璽的記載。

在這個時候,它還沒有被叫做“傳國玉璽”。

直至班孟堅作《後漢書·元後傳》時,才正式提到了它傳世的名字。

“初,漢高祖入鹹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

“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禦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

看著這枚傳國玉璽的材質,上面古樸的雕琢樣式、殘缺的位置。

張小公爺心下已經確定,這大約真的就是那枚傳說中的玉璽了。

史書有載,傳國璽為藍田玉所制、通體為綠色。

其鈕為五條螭龍盤繞,印面為李斯所制蟲魚篆。

其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王莽稱帝時漢元後摔斷了傳國璽背面一處龍角,並未做任何修補。

這亦是後來羅貫中著《三國》中寫,傳國玉璽缺一角的來源。

它曾幾經輾轉落到了遼人手中,而遼人則載:

曹丕在得傳國璽後,於背面肩上增刻七個小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祖上曾言,忠武伯顏太師得此璽後本想毀去。然大汗不肯……”

烏齊業特雖是比較平靜,但也感慨頗多。

將自己所知的事情,向著張小公爺娓娓道來。

這枚玉璽當時確實在元朝現世了,而太師伯顏拿到後本想毀去。

但當時即位的元成宗鐵穆耳卻不肯,認為此舉將刺激逆反之心。

所以許多繳獲的玉璽都被磨平後賞賜下去了,唯獨這枚玉璽卻被鬼使神差的保留了下來。

但多任元帝,都沒有動用過這枚傳國玉璽。

甚至他們很多似乎都將這枚玉璽忘了,直至元末洪武帝攻來。

這個時候大元才想起來,自己還有這枚傳國玉璽。

然而那時元朝已經無力回天了,他們只能是匆忙的帶著玉璽逃離。

再被數次擊敗之後,這枚傳國玉璽又突然變得重要了。

因為他們多方了解到,洪武帝非常的想要這枚傳國玉璽。

而作為被追殺的主力,天元帝烏薩哈爾汗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命親衛將傳國玉璽帶到了朵顏三衛代以保存,因為當時局勢極為動蕩。

或許真的是為了傳國玉璽,又或者是想要徹底的殲滅元朝最後的力量。

總之,洪武帝不斷的發動對他的進攻。

烏薩哈爾汗將傳國玉璽送到朵顏三衛,是希望如果自己戰敗被俘可以用玉璽將他的性命交換回來。

然而這位烏薩哈爾汗做好了準備,卻沒有等到這一天。

捕魚兒海一役烏薩哈爾汗慘敗潰逃,逃是逃走了。

但卻被為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裏不哥的後裔也速叠兒殺了,以至於沒有將具體的訊息傳出。

這下持有傳國玉璽的朵顏三衛真的傻眼了,他們也不敢對外說啊。

更不敢將這件事情告知明廷,試探性的投靠後發現明廷的主要方向還是草原。

同時又隱隱聽聞大明還在追索傳國玉璽,這下他們就更不敢說了。

事情隱瞞了好幾代人,這枚傳國玉璽最終則是成為了他們的保命符之一。

如果大明真的殺來,憑借著這枚傳國玉璽換一處容身之所當是可以的。

所以烏齊業特小心翼翼的保存著這枚傳國玉璽,但卻不敢輕易拿出來。

“我還以為它真的丟了,沒想到它居然還在。”

張小公爺望著這枚傷痕累累的古樸玉璽,不由得苦笑。

沒有人比他的心頭更加的震撼,因為後世已經找不到這枚玉璽了。

更多的傳聞中,這枚玉璽早已經在戰火中損毀。

然而眼前的這枚玉璽分明就不可能是偽造的,因為上面的每一個步驟幾乎都符合記載。

蒙元並不使用這枚玉璽,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去這樣偽造。

“你真的用它,抵你朵顏三衛之罪?!”

張小公爺緩緩的吐出一口氣,轉過身來對著烏齊業特一字一句的問道。

烏齊業特低垂著眉眼,輕聲道:“此物於我朵顏三衛並不重要,我們的族人……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