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四)(第2/3頁)

張小公爺有氣無力的拱了拱手,嘆氣道:“這回又是要小子作甚?!”

他這一番言語,直接讓謝遷等老家夥們尷尬了。

說到底他們才是領著陛下俸祿的閣老啊,可啥事兒都得小公爺來。

這說起來,怎麽說都繞不過去的。

“咳咳咳……唔,就是刑部廷儀公認為魯東、豫南、冀北三地盜匪橫行當處置一番。”

弘治皇帝的這話,叫張小公爺不住的翻白眼。

得~!果然偉大的導師說的沒錯,資本一旦有了利潤他們會比誰都瘋狂。

看看吧!這禦書房裏的哪個在史書上不是以賢良、仁慈著稱?!

哪個又不是飽讀詩書,哪個不是名教子弟?!

悲哀啊~!悲哀啊!!

張小公爺一臉的悲天憫人,倒是讓弘治皇帝有些面紅耳赤。

他還沒養成那種厚臉皮,可以顛倒黑白是非只為牟利。

“咳咳咳……癡虎兒啊!這都是老夫所想,與陛下無關。”

白昂這老家夥見狀趕緊蹦達出來扛黑鍋,這玩意兒不能讓陛下去扛不是!

張小公爺趕緊見好就收,畢竟弘治皇帝的臉都要拉下來了。

這狗皇帝萬一真森氣了,那可不是好玩的。

“其實小子是在思慮,國朝對韃靼、對朵顏三衛及關外如何強控?!”

這話讓弘治皇帝和劉健他們頓時莫名其妙,啥意思?!咋思維跳躍那麽快啊!

我等只是琢磨如何來些許人手,可以幫忙幹活兒。

這怎麽就扯到了邊境去了?!

“癡虎兒此言倒是提醒了老臣,韃靼之地畢竟要維持我大明苗裔的數量。”

謝遷倒是反應的比較快,趕緊站出來躬身作揖。

“陛下!此事老臣其實早有所想,只是還不完善……”

謝遷在韃靼火篩王歸附之後,就開始琢磨如何讓韃靼徹底的、完全的融入進來。

只有韃靼徹底完全的融入進來,才能夠讓韃靼草原長治久安。

而這其中,鼓勵通婚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項。

只有雙方不斷的血脈融入,才是最好的穩定保障。

“如今韃靼隱患已消,然而朵顏三衛卻不斷做大!此於我國朝,頗為不利啊!”

張小公爺這個時候接過了話頭,繼續道:“遼東邊境亦不太平,女直人多有越境。”

“國朝關外多處實則未曾掌控,殊為可惜!”

弘治皇帝還是有些看不懂,張小公爺想要表達什麽。

不過很快的,他就懂了。

“魯東、豫南、冀北三地,開墾多年地力疲乏減產頗為嚴重……”

隨著張小公爺的敘述,弘治皇帝才知道他想要說什麽。

這三地都有這幾乎一樣的問題,就是現在人口增長太快、土地不夠耕作。

而且多年以來土地兼並嚴重,許多百姓或被迫或自願成為了隱戶。

抑或是托庇在大戶豪紳門下,以免稅賦。

大戶們也不是什麽好鳥兒,投獻過來的土地自然是不客氣的。

那些靠著他們吃飯的佃戶、隱戶,又被迫的成為了他們的支持力量。

這讓他們在當地取得了比官府更重的話語權,這就是“鄉紳”。

“引隱戶為工,為國朝服此徭役後可每人領糧一石、銀五兩。”

張小公爺笑眯眯的舉起自己的手指頭,輕聲道:“並韃靼或遼東田畝,按丁口算田!”

“只要開墾出來的田畝,國朝供以農具、牛馬!並免稅賦三年、戶部半成利借出口糧一年!”

那邊上的劉健聽得這話,不由得目中閃過絲絲精光。

謝遷攏在袖子裏的手指頭微微的顫抖了一下,戶部的佀鐘則是渾濁的眼珠子突然乍閃一絲精光!

這些可都是朝堂老狐狸了,他們如何能夠看不出這裏面的好處?!

若是以此好處宣揚出去,恐怕那些個鄉紳老爺們的隱戶全都得跑了罷?!

但這還涉及到了一個問題,若是對方賣身為奴的話……

“當然啦~!若是有奴願為良民,可報備國朝贖買!戶部可出銀錢,三年內清償可不算貴利。”

張小公爺的話音剛落,佀鐘“啪~!啪啪~~”的鼓起了掌!

頓時這禦書房內的君臣皆愣住了,眼見佀鐘這老家夥不斷的鼓掌。

緩緩的走到了張小公爺的面前,撣衫正冠便是深深的一禮!

“獨山公快請起!!”

張小公爺哪裏敢受他這一禮啊,算下來這佀鐘可比自家老爺子年紀都大上幾分。

“玉螭虎莫動,且受老夫此禮!!”

這固執的老人生生的將這一揖,對著小公爺鞠到了底。

緩緩起身後,眼見這位老人雙目含淚聲音沙啞而低沉。

“陛下!老臣宦海多年,亦曾是意氣風發!蒙先帝恩,曾擢為都察院禦史代天巡狩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