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下)(第2/2頁)

再看內容,楊一清頓時臉就紅了。

皇帝居然同意了這件事情,而且命張小公爺在他們二人到來前全權處置。

“老夫魯莽了、魯莽了!在此,老夫給玉螭虎陪不是了……”

楊一清倒是光棍的很,一見是皇帝同意的當下就起身給小公爺大禮道歉。

“石淙公快快請起,如此大禮小子不好擔待啊!”

倒是李東陽雙手將聖旨放了回去,苦笑著道。

“此事肯定不簡單,癡虎兒還是好好與老夫等說說罷!”

李東陽見狀笑吟吟的岔開話題,不欲讓楊一清太落面子。

這也是緩和一下兩人的關系,他二人聽得李東陽的話也借坡下驢。

再次落座後,妙安扁著嘴不情願的給楊一清續茶。

李東陽則是苦笑著心道:這臭小子,總是不知道哪兒來的那些古怪想法。

有了這聖旨,李東陽其實也猜想出來這事兒的緣由了。

必然是隨著第一道聖旨沒多久,小公爺就發出去的密奏。

此時他所發的密奏,必然是八百裏加急送回去的。

估計到的時候他們還沒出發,但陛下下旨的時候李東陽他們已經離開了。

他們行軍的速度,必然比不上八百裏加急送來的聖旨啊!

於是,這個時間差的存在讓他們不知道這道聖旨。

“其實,此事也簡單的很……”

給這倆老家夥笑吟吟的解釋了一番,頓時楊一清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此番撲買的有好幾項,其一便是抄家的撲買。

因為只能是根據俘虜的口供,去估算被抄家的會有多少資財。

而現在大軍若是要開拔,那必然是需要軍資的。

軍資怎麽來?!安南和東籲,可不像是大明的領土那樣可以有很多長期的加成。

所以這必然是需要拿出些許好處來,讓各家貨殖總會掏出銀子來支持國防軍征伐的。

“撲買者有數項,一則為查沒的東籲、安南勛貴田畝。”

人是必須給抓完的,不然這些人在搞三搞四大明對安南、東籲的掌控力長久不了。

“國朝如今官員奇缺,也不好派人前往管束……”

於是,不如交予這些貨殖會來打理。

重新將田畝按照安南、東籲各地百姓丁口,給他們分田!

小公爺心裏嘿嘿的笑著,勞資這是要在安南、東籲打土豪、分田地啊!

“地租則按大明三十稅一收,安南、東籲……他們就不必收了!”

楊一清聽得這話不由得心頭一顫,可想而知那些安南、東籲的百姓會站在誰那邊了。

安南和東籲的稅負他亦是略知一二的,至少是十二稅一。

再算上各家勛貴、頭人的租子,幾乎要到八稅一的程度。

好在安南、東籲兩地一年可種三季,否則的話那是真要吃不起飯了。

即便是如此,當地的百姓稅負依舊是很沉重。

若是大明的貨殖會掌握了這些地,再輔以三十稅一的話……

百姓們又不傻,自然是要團結在減稅老爺們的身邊啊!

啥安南王、東籲王的,那特麽跟爺有一粒米的關系麽?!

“只是這土地得查抄後,才可知數量、再行撲買。”

小公爺頓了頓,豎起手指頭道:“於是,籌措軍資下則生出第二則撲買!”

“就是撲買抄家!”

隨著小公爺娓娓道來,楊一清不由得一身惡寒。

吾且之!

這玉螭虎的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老夫也算是在邊疆行走過的人啊!

怎麽就沒想到過這個法子!

被俘虜辨別出來的安南、東籲勛貴頭人可不少,軍卒中也有不少人知道他們家中情況。

即便是不完全,也能夠估算出個大概。

除了田畝必然還有各式資財,比如金子、銀錠、珍珠、珊瑚……等等。

但能查抄出來多少,誰都不敢打包票。

於是汪直他們將口供匯總出來後,按照整理的資財多寡、地位高低分門別類。

再由張小公爺掛出來,給諸貨殖會、商賈們撲買。

價高者可得“抄家券”,標明編號、誰家。

只要打到了地方,在國防軍的保護下他們持“抄家券”進行抄家。

能抄出來啥東西,全憑運氣。

抄空了那只能認倒黴,抄出來的東西多了也歸他們自己。

但按照安南、東籲的軍卒們交代來看,抄空的幾率很小。

能抄到多少東西,卻全憑運氣是真的。

“呃……這……”

李東陽也有些傻眼了,這玩意兒國朝從來沒有過啊!

陛下這也太亂來了罷?!居然就把這所謂的“抄家券”讓小公爺來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