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下)(第2/4頁)

一聲聲的咆哮下,逃竄在滇南邊境上的安南潰兵們絕望的拋下了武器。

自己的身後是騎兵,人家四條腿跑的比自己兩條腿要快。

沒有了輜重連飯都沒得吃,路過的村寨早已經人去樓空。

州縣他們更是不敢靠近,別說他們靠近了。

人家都追出來捉拿他們了,百余人一個分隊。

州縣四周幾乎到處都有這樣的隊伍,由身著甲胄的軍士領隊。

衙役和青壯緊隨其後,拿下他們這些潰兵幾乎不費什麽事兒。

“已經抓了多少人了?!”

汪直輕輕的撥弄著茶碗,滇南的茶的確很符合他的胃口。

城墻上人影憧憧,一眾諜報司的漢子行色匆匆。

“半個時辰前各部回報,已擒逆匪一萬三千余。只是有冥頑不靈者四千余,不得不……”

汪直舉目眺望,輕嘆了口氣:“讓孩兒們都拿些許活口罷,都不容易……”

“多些許活的,咱家也好跟內庫請些許銀子散下來。”

那汪直身側的黑甲軍卒聞言拜下:“老祖宗仁慈,屬下這便知會他們去。”

“唔……讓那些頭人們,也別打殺太多。活的,值些許銀子。”

遠遠的山巒處,可以看到一大群的潰兵被紮捆著淒惶的被送來。

甚至可以看到山的那邊,不時冒起的硝煙。

而春城城外的營寨內,卻在進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大會。

“老少爺們都坐下,聽俺說說知心話。老少爺們都坐下,俺們隨意拉一拉……”

營寨外圍是國防軍的黑甲軍卒,而內圍裏卻是一大群之前便被俘虜的安南、東籲軍卒。

他們都是那批被收攏回來,出身普通百姓的底層軍卒。

這幾天裏雖然是被看管著,可也好吃好喝有營帳住。

再聽著小公爺讓通譯給編出來的詞兒,再碰到這些個同袍之後就有底氣了。

“老少爺們出征後,家裏就剩老和小。爹媽年紀大,媳婦孩兒小……”

“知道你也不願來,只是老爺們壓迫大。想到家裏老和小,你整夜整夜睡不下……”

這一番話說的,被俘的安南、東籲軍卒們頓時便潸然淚下。

可不是咋地啊,若不是官老爺非逼著來打仗……

誰特麽腦子抽抽了,不遠千裏跑明國送死來啊?!

“明國老爺多恩慈,不忍將大家性命殺。那些官老爺要懲罰,俺們百姓放歸家……”

這唱詞兒一出來,頓時這些個軍卒們滿心臥槽!

瞪大了眼珠子不敢置信,以往來說都是他們這些個敗兵被砍了腦袋、賣身為奴啊。

這明國老爺咋不按劇本走啊,居然是要抓那些官老爺放了自己等人?!

“兄弟也是貧苦人,前日攻伐也被抓。明國老爺真恩慈,給我飯食沒打罵……”

遠遠的小公爺砸吧著嘴,邊上的通譯小心翼翼的把這些軍卒的話翻譯給他聽。

頓時小公爺體會到了那句話: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滴!

我們要依靠人民、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去擊敗一切敵人!

唔……這真真是一個甚好的體現啊!

“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安南這邊唱開了,東籲那邊也唱起來了。

“老爺頭人為財寶,驅趕老鄉來打仗。沿途做牛又做馬,米都不曾給吃飽。”

“打仗老鄉前面沖,老爺只管把我們轟。便是得勝也無用,老爺的財寶誰得分?!”

要說這東籲的山歌手也是一號人物啊,聲音亮堂還帶著點兒悲憤氣。

估摸著也是心裏早憋著這口氣了,這幫狗批的老爺們太尼瑪狗了!

不把爺們當人不說,而且這做人是做的真的很狗。

行軍路上都吃不飽飯,宿營的時候也就是將軍官長們有帳篷。

他們這些底層小卒要啥沒啥,打起來還得沖在前面當炮灰。

再瞅瞅大明這邊兒,做了俘虜假假也給安排了一個營帳。

飯食雖然沒肉,但勝在管飽啊!

我……尼瑪!勞資做個俘虜,都比做你軍卒強!

“明國老爺真仁慈,不曾罵人和打殺。老鄉被抓住帳篷,每日還有白米恰……”

“明國老爺說真話,都是官長黑心腸!逼迫老鄉來送死,咱們性命可留下。”

便聽得這山歌手叨叨絮絮的唱了一大通,意思就是明國老爺沒打算嫩死大家。

明國老爺說了,咱們就是被自家頭人、老爺逼著來打仗的。

那些頭人、老爺們要嚴懲,大家得把他們交出來。

然後咱們這些老鄉就可以回家了,明國老爺不為難咱們。

這話一說,在配合確實有東籲的老卒認得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