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上)(第2/2頁)

“如今,我大明展火器之利以少勝多大破數十萬敵軍……”

“又焉知外邦火器,有否盛於我大明?!”

“若是有此外邦侵來,我大明當如何對之?!”

“每每一念至此,臣夜不能寐。”

“古往今來,國之興亡不過轉瞬一念。臣食陛下俸祿,又怎敢懈怠。”

“臣啟此奏,唯望陛下多重軍伍、更重軍械!”

“唯緊握軍伍可保皇家不失,唯重軍械、恩賞於精工良匠方可讓我大明軍械不滯不前……”

張小公爺很清楚,現在如果直接去動搖儒家在大明的統治力殊為不智。

但從儒家中脫身,讓大明進入一個全新的推崇時期卻是必要的。

“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

“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並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這是卡爾·馬克思所言,亦是在後世不斷的被證明的、最實在的道理。

如何將它有機的融入到大明中,這是張小公爺現在思考的、也是他認為需要做到的。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這南橘北枳的道理,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千余年前的古人都明白的道理,小公爺怎能不知?!

只是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步的來、一點點的改變。

從皇帝開始,到太子。

從內閣開始,然後到諸部。

闔上了密奏,小公爺交給了身邊的妙安小姐姐封好。

隨後連夜送往京師,想必弘治皇帝都已經等著急了。

便是在張小公爺寫奏章的時候,莽應龍等淒惶逃竄的潰兵如今滿心麻賣批。

兵力足夠多的好處,就是分散逃命對方絕對只能追大股的逃兵。

莽應龍帶著百余親衛,沿途陸陸續續的收攏了近三千潰兵。

本來琢磨著憑借這股潰兵,怎麽都能洗劫村寨沿途殺回東籲去。

然而他很快的發現,那是自己想多了。

且不說大部分的村寨,在他們過來的時候看到他們就躲入大城不出來。

甚至現在連那些州縣、衛所,都派出自己的衙役壯勇兵丁開始四下追拿他們這些潰兵。

失去了輜重的他們現在沖出來後,吃的都沒有。

想洗劫一個村寨,發現人早跑了不說水井都給填了。

各處屋子裏被收拾的比他們臉都幹凈,一看膛灶至少是走了三日以上了。

“哢啦~哢啦~”莽應龍如今一臉灰敗,身上的鎧甲多處破碎。

上滿幹涸的血跡無聲的說明了,他這位主人經歷了怎樣的廝殺。

望著空無一人的村寨,再看看身邊那些個失魂落魄的軍卒。

莽應龍頓時生出一股絕望,他們被算計了!

“將軍,先喝點兒水罷……”

幾個親衛端著一個破碗,拿過來些許清水。

這是他們在一個水缸裏發現的,主人或許舍不得打破水缸所以才殘留了一點兒水。

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莽應龍望向了其他喉頭滾動的東籲軍卒們。

拿過這碗水,走到了一名傷兵身邊遞給他。

“喝吧!”

這傷兵激動的掙紮著,便是要站起來。

卻被莽應龍伸手按住了:“喝吧!好好休息,一會兒隨我回家。”

回家,提到這個詞兒頓時東籲的這些個軍卒們淚如雨下。

他們何嘗不想回家?!然而……看著身邊的寥寥數人,想想出來時候的十萬大軍。

自己能回得去嗎……

“轟隆~!”猛然間,門外傳來了陣陣的喊殺聲。

幾個軍卒連滾帶爬的撞進屋內,淒厲的對著莽應龍吼道。

“將軍!快走!快走啊!!”

然而,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這處村寨沒有什麽寨墻,這方便了他們沖進來。

但這也方便了對方沖進來。

“嗡嗡嗡……咄!咄!咄!……”

一陣弓箭的嗡鳴聲響起,隨即便是門外不斷的慘叫。

莽應龍紅著眼珠子咆哮一聲,拎著刀便要沖出去。

“桀桀桀……東籲莽應龍,果真讓咱家好找啊……”

一個略顯尖細的聲音響起,莽應龍還沒有沖出屋子。

第一個沖出去的,是剛才他遞給了水的那軍卒。

“撲撲撲……”不知道多少支的弩箭,紮在了他的身上。

莽應龍就這麽看著滿身弩箭的這軍卒,淒然的翻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