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四)(第2/3頁)

三言兩語間,便算是將此事商定了。

亦是這個時候,李福達躬身輕聲道:“誠公,悔遲還有個不請之請……”

“你且說說看。”

張誠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讓李福達有一個說話的機會。

李福達呼出了一口氣,輕聲道:“若是此間事了,往江南行事時可否請龐大人隨屬下一並前往?!”

張誠沒有說話,只是眯起眼睛望著李福達。

後者垂首苦笑著輕聲道:“悔遲前來時,對龐大人多有得罪……”

說著,便把自己潛伏到了桃林前拜下求見小公爺的事情一並說了。

張誠臉上的陰郁這才散去,微微一笑道:“無事,若滇南情勢穩定便由他隨你下江南罷!”

汪直則是擡手遮住了前額望了眼天色,輕聲道:“走罷!”

“想必諸家土司們,現在已經快到了。”

張誠看了看天色,亦是點了點頭。

兩人隨即起身便朝著草廬外行去,李福達則是默默的跟在了後面。

對著小公爺感激的行了一禮,這才離去。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小公爺在這裏做保的話這兩位未必會見他。

便是見他,答應的事兒他敢信麽?!

“夫君,恐怕這李福達將成大器了。”

足利鶴小姐姐見得他們離去,這才呼出了一口氣。

剛才幾個人在這裏,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交鋒。

足利小姐姐算是在這裏,見識了一把大明這種體量下誕生的老狐狸們是如何交手的。

於是她不由得感嘆,自己的那些手段與他們比起來簡直是小打小鬧。

頂多算是些許小聰明、急智而已,他們這些謀算著一大片地區的。

甚至體量相當於整個扶桑國的老狐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變數太多,此事難說。”

小公爺對此倒是比較淡然,成不成大器沒走到最後誰都說不好。

人總是會變的,有的人是越變越強、有人則是會迷失方向。

有人腰纏些許金銀、得了些許名望便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中死於捧殺。

天才?!張小公爺從來不敢自詡天才,實際上他一直都認為自己不聰明。

比他聰明的人太多了,比他強的人太多了。

甚至從學生時代起,那些比他聰明的、學習好的人多了去了。

出來工作後,比他聰明的、比他顯得更能幹的多了去了。

“你足夠自律,足夠自知。”

當張小公爺詢問處男哥,為何當時會選擇幫自己的時候處男哥是這麽告訴他的。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唐開元名相張博物作《貶韓朝宗洪州刺史制》,其曰:

“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自律,即是在無人督促下亦能自行其律、毫不懈怠。

古往今來幾乎能有成就者,此點近乎一致。

高度的自律,幾乎是脫穎而出的根本要求之一。

自知,自老子的《道德經·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

於是才有了那句成語“自知之明”,能夠自知才能夠不惑。

能不惑才能不陷,根本上來說這是當時處男哥看重小公爺的原因。

“你能自律,就意味著你能成事。不過是時間問題。”

處男哥當年是這麽對小公爺說的:“你有自知,只要沒跌毀這點你倒不了。”

“這世界上能成事兒的人不少,而其中一部分相當於是站在風口上的豬……”

“他們是被吹起來的,是被浪潮帶起來的。”

風總會停歇,浪潮總會落下。

只有風停下來的時候,才知道誰才是真的有翅膀。

只有浪潮落下來的時候,才會知道誰是身無片縷借潮頭。

大浪淘沙,沉者是金。

風卷殘雲,剩者為王。

“自知的,知道自己是怎麽起來的、知道自己是什麽根底。”

“知道自己能做什麽,知道自己做不了什麽。”

當時的處男哥是冷笑著說出這麽一番話的。

“冒險?!根基不紮實,冒險混到的也不過是沙上堡壘。一道浪拍上來,立馬啥都沒了。”

“人呐!有多大腦袋扣多大的帽,多大的腚子穿多大的褲衩。”

“莫要占了一時便宜,就以為自己風生水起誰都不放在眼裏。”

“亦莫讓別人吹捧了幾句,就真當自己天下無敵……”

處男哥的這些話,小公爺從來不敢忘。

他時時刻刻都謹記著,自己也就比這個時代的那些老狐狸們多個幾百年的見識。

有了一些後世帶來的紅利,但不代表著他能比這些老狐狸們聰明多少。

更不意味著他能夠在政治鬥爭中,把這些老狐狸們鬥垮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