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鐵軌馬車事談畢,悄然乘舟南下去(第3/3頁)

軍部倒是無所謂,有內庫在呢!

而且這前期砸下去的銀子只是幾千兩,陛下倒也不至於不肯給這點兒銀子。

“好罷!殿下亦不必說了,此番我戶部可占股幾成?!”

王儼腦子裏盤算了一番,終究是打算認下這筆賬。

朱輔則是沉聲道:“老夫代表簪纓貨殖會,認了這筆賬了!殿下說便是了。”

熊孩子其實心底裏捏了一把汗,雖說是準備很充分了。

可到底能不能把這倆忽悠住,沒從這倆人口裏得到確認前他還是沒底的。

且這是他第一次扛大梁忽悠人啊,小公爺逼著他來幹的。

還說沒把這倆忽悠住的話,回頭他先揍自己兩頓再親自出馬……

“還是先說說各方需做事宜罷!”

這會兒朱厚照總算是定下心來了,長長的籲出一口氣開始氣定神閑、按部就班的繼續忽悠。

首先呢,若是涉及到了當地豪族、士紳的土地則要由戶部負責。

不管戶部是去內閣打鬧,還是派人去說和都行。

反正土地得拿到手,而且還得讓地方把鐵路保護好。

若是涉及到了勛貴的土地,則是由簪纓貨殖會這邊出面去談妥。

當然,涉及到了各地藩王自然是內庫這邊去處理了。

對於這點王儼、朱輔倒是沒有意見,這也是最合適的分配方式。

分成比例麽,自然是內庫占據了大頭。

畢竟內庫除了要負責藩王之外,還以軍械營造局為股本入資的。

王儼這一刻才感覺到,那會兒小公爺讓皇家來弄這軍械營造局布下的大局。

可即便是如此,他也只能是捏著鼻子認了。

沒轍啊!皇家內庫已經成長為比戶部更強大的巨獸,除了營造局還有軍部呢。

別說他戶部了,便是內閣也吃不下來啊。

內庫占四成、戶部三成,簪纓貨殖會兩成。

剩下的一成則是給小公爺的,這點王儼、朱輔倒是沒有反對。

畢竟如果沒有張小公爺入股的話,他們還不放心呢!

誰不知道他才是財神爺啊,他入股的大家才會覺著掙錢。

只要掛上他的名字,哪怕是掛名都能讓人覺著這買賣能掙錢啊!

京師事畢,張小公爺則是要開始準備桂西之行。

好在之前便有粵北的經驗,所以姬武將們也能適應的過來。

收拾了一番,一行人很快的便在調查局安排的船只內向著粵北趕去。

路線是要進入粵北,然後再從粵北轉入黔州。

在黔州與米魯、田蕾她們匯合後,看情況再入桂西。

這一次前去張小公爺算是半公開的情況下走的,所以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他的行蹤。

乘坐著小船晃晃悠悠的來到了海上,帝國水師的戰艦已經在等著小公爺了。

內庫充盈了之後,弘治皇帝就開始大量的造軍艦。

雖然此時還未曾恢復到曾經三寶太監時候寶船的規模,但水師的實力已經大大增強了。

張小公爺現在所乘坐的這艘巨艦,便是歷史上傳說中的“五千料”大船!

後世曾經有很多人質疑,到底傳說中的五千料大船是否真的存在。

畢竟如果按照計算的話,五千料船實在是太大了!足足兩千余噸的排水量。

質疑者的理由是,這麽大的排水量,要多粗的龍骨才能撐得住?

與此同時,他們也認為人力也不可能操縱駕駛這麽大的寶船。

的確,在多為天然水道、天然港口,要靠風力和洋流航行的時代……

是難以想象如此大船如何解決升帆、轉舵、調頭、系泊、進出港口,還有無風航行等一系列問題。

但後來隨著不斷出土的證據,還有歷史水文推斷資料。

更有經歷過下西洋的洪保墓出土的《壽藏銘》等史料證明,確實存在著五千料的大船。

張小公爺當時也曾懷疑,這麽巨大的船只是不是真的存在?!

畢竟這可是五千料啊,折合後世排水量高達兩千五百噸!

而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聖瑪利亞號才多少?!浪排水量一百二十噸而已!

這足足是十倍以上的差距。

後人的不自信,很多時候是源自於近代史上曾經的屈辱和失敗。

但這種不自信帶到了對自己歷史的考證認知上,甚至不假思索的自我否定殊為可笑。

張小公爺可是知道的,最激進的時候甚至還有要求要全面取締漢字。

希望的是全面使用拉丁化的文字,認為那更先進。

“呼啦~~”巨大的風帆被緩緩的升起,在海風的吹拂下這首海上巨獸“隆隆隆~”的切開的海浪。

緩緩的向著深海駛去,張小公爺默默的走到了船頭望著浪頭和深邃的海水輕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