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四)(第2/4頁)

“之前試過幾條其他的杆子,全斷了!這是最合適的……”

缺點就是特麽比較貴,需要很多精鋼不說還得進行水壓鍛造。

熊孩子其實也是滿心郁悶,之前全身心投入到造鐵軌車的時候他沒考慮這個問題。

但現在造完了,也忙完了新式槍管的事兒頓時想起來了。

這玩意兒這麽貴,誰特麽願意砸錢下來給他修一條用啊。

馬車緩緩的停在了學館門前,張小公爺與朱厚照一並下車。

看小公爺低頭思索,朱厚照亦不敢打斷。

只能是期盼的看著小公爺,希望自己這俊俏聰明的虎哥兒能提出解決方法。

走進了學館裏,六十幾號學子們呼呼呵呵的在操場上奔跑著。

他們這是在打蹴鞠。

蹴鞠在明代可比前朝流行多了,甚至可能其普及率都高於張小公爺的那個時代。

《金瓶梅》中西門慶出門吃飯,就遇到了“圓社”。

而這“圓社”,根據明中後期之《蹴鞠譜》載便是這蹴鞠社之名號。

專事負責蹴鞠比賽的組織和宣傳推廣,各位看官可理解為大明的足球俱樂部就對了。

而《蹴鞠譜》中不但記載了蹴鞠的來歷、發展,更是記載了大量當時的球技。

肩、背、拐、搭、控、拽……等,當時蹴鞠的十種踢法。

明中後期的陳眉公在《太平清話》中亦載:

“以女流清芬,挾是技遊江海,叩之,謂有解一十有六,詹同文贈之以滾弄行”。

這是說的當時的女球星彭雲秀,據說她會十六種踢法。

而且還能表演全身觸球,而球不著地的絕技。

這便十分類似於現代的“花式足球”的玩法,所以說咱們現在的很多玩意兒老祖宗早玩過了。

說不準比現代人玩的還牛批多了。

“材料……成本……”

張小公爺心裏苦笑,這玩意兒真是個要命的活兒啊!

成本居高不下的話,那麽要收回投資可不容易啊。

球場上,最近一直被操練著的勛貴崽子們總算能揮灑一把熱血青春了。

學館管的嚴,平日裏是不許出去的。

更不許逛青樓、不許飲酒,亦不許街上縱馬。

一通管束下來,這些個血氣方剛的崽子們哪裏熬得住?!

好在每日的讀書操練,下學了還得伺弄農田菜田。

沒事兒又組織他們蹴鞠、穿上護甲,互相懟上一番打的稀裏嘩啦。

被折騰的算是徹底沒精力的崽子們,這才算是勉強安分了下來。

“那崽子踢的不錯啊!”

朱厚照到底是孩子心思,沒一會兒便將心頭事丟到了一邊興致勃勃的看起了球。

邊上的一位漢子哈哈一笑,拱手行禮道:“那是!某家親自教授的,哪裏能差了!”

這漢子的話讓朱厚照好奇了,邊上的張永見狀小聲解釋道。

“殿下,這是‘薊北蹴鞠譜’排名第五的潘黑子!直隸遵化人……”

張小公爺聽得這話,不由得腦子似乎閃過了什麽。

“遵化,莫非是有鐵礦的那個遵化?!”

劉瑾聞言頓時躬身道:“小公爺博聞強記,遵化的確產鐵頗多!”

“如今鑄造司、鍛造司中大量鐵料、熒石,接源於遵化開采!”

張小公爺點了點頭,這事兒他是隱約記得的。

明末期的宋長庚公著《天工開物》,上便有載:

“燕京遵化與山西平陽,則皆砂鐵之藪也……”

“凡砂鐵,一拋土膜,即現其形,取來淘洗,入爐煎煉,熔化之後,與錠鐵無二也。”

亦便是說,古人早就發現了遵化鐵礦豐富加以開采利用。

“遵化,距離京師還有些距離罷?!”

小公爺若有所思的對著劉瑾問道,那邊上的潘黑子聽得這話便接口道。

“倒是不遠,只是現下還沒有驛道。於是過來的話,估摸也得一日路程。”

這潘黑子的話,一下子讓小公爺抓住了什麽。

卻見他“呼啦~!”一下起身,拉著朱厚照便走。

朱厚照本來看蹴鞠正入港呢,被小公爺扯起來頓時不願意了。

“嘿~!你莫不是不想修鐵軌了?!那我亦省事兒了!”

聽得小公爺這麽說,朱厚照不由得一愣。

隨即馬上起身:“虎哥兒,你想到招兒了?!”

“還不完全,只是初步的想法……”

現在修一條到遵化去的鐵軌,耗費實在是太大了。

但京師附近有采煤的煤山啊,用那些地方做試驗就合適了。

路途不長,很多只需數個時辰便能夠抵達鑄造司。

於是,小公爺便扯著這熊孩子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京師如今的地幾乎都收歸戶部、皇家了,勛貴們所剩的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