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六)(第2/3頁)

今日沒有早朝,所有的國朝重臣們全都早早起來。

乘坐著自己的馬車往經筵辯場趕去,沒有人敢遲到。

這種情況下的遲到,相當於是在天下仕林面前丟人。

“臣,有負聖恩!!”

禦駕車中,張誠跪倒在禦座前聲音發顫。

“李福達,跑了!”

禦座上的弘治皇帝面無表情,只是輕聲道:“且給朕說說,怎麽跑的。”

張誠不敢怠慢,趕緊將昨夜的行動逐一道來。

禦座上的弘治皇帝似乎臉色緩和了一些,擺手讓張誠起來。

“此事,非你之過。且其他白蓮妖人盡皆擒獲,李福達五子都未曾逃脫……”

弘治皇帝頓了頓,道:“已是做的夠好了,下個海捕文書、派人追捕罷!”

“臣,明白!”

見張誠依舊跪著,弘治皇帝笑著擺手讓他起來。

“不過是喪家之犬爾,不必擔憂!便將他擒回來,便是了。”

張誠抹著眼角,聲音嗚咽:“臣深感有負陛下厚恩,實在是……”

“莫哭,且去辦事就是了!”

弘治皇帝笑著寬慰道:“將李福達擒回後,再行論功行賞!”

“竹樓公年紀大了,這麽奔波總是不成的。你呀,得能撐得起場面!”

隆隆的馬車外,是三千禁衛在護持車隊前行。

李福達探聽到的消息並沒有任何的問題,但他所不知道的是除去禁衛之外的人手。

車馬上駕車的都是內廷的擊技內監,道路兩側是調查局的好手數百人在前後左右護持探查。

說實話,即便是李福達沒有被發現想要成功亦不可能。

車駕隆隆之下,隊伍很快的行進到了新經筵辯場。

那經筵辯場周邊已然是人潮洶湧,開路的禁衛身著黑甲、面覆面甲。

手持長槍“哢哢哢~”的將人群攔開,隨著禦駕隆隆抵達。

尖細的唱禮聲亦隨之響起!

“陛下駕到~!!”

被攔到了一邊的無數百姓,順著人潮隆隆拜倒。

“咚咚咚~~”鼓聲響起,那經筵辯場中的諸學派聞聲而起。

關於是否要在此一搏,方才他們已經爭論的無數次、爭論的面紅耳赤。

然而,即便是表示了要拼死一搏者此時亦噤聲不語。

“咚~咚~咚~!”

鐘聲響起,便有內官快步入內“啪~!”鹿鞭甩鳴!

便聽得內官的唱禮聲尖細卻散播極廣:“陛下駕到~!!”

“隆隆隆……”盡管各懷心思,然而諸家學派還是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

恭迎著弘治皇帝的禦駕前來。

“陛下有旨,眾人平身!”

所有人叩謝之後,便陸陸續續的起身了。

別看他們剛才爭的是面紅耳赤,可現在卻全都低著頭。

大家都等著看湛甘泉如何應對呢,他可是現在白沙學派的衣缽傳人啊。

理學大家!

隨後便是一番的禮儀工作,繁復的進行了一大通後這才真正的進入到了經筵辯講中。

呂汝德捏著自己老師給的稿子,見得老師點了點頭這才深深的呼出一口氣。

“陛下有旨,粵北呂汝德上前宣講~!”

念到了呂汝德的名字,無論他願意不願意都得上台了。

站上了中間的那座高台,呂汝德才真正的感受到了什麽叫做驚慌。

高台一圈下,無數的國朝重臣、各家學派都死死的盯著他……

“學生聞,‘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呂汝德深深的吐出一口氣,見禮後正式的開始了自己的宣講。

而在呂汝德宣講的同時,近七千人的白蓮門徒淒淒惶惶的被丟進了囚車裏。

甚至那些香頭都分開來,被臉色陰騭的調查局官袍者直接裝進囚車帶走。

李福達沒有走,他依舊在京師內。

他甚至就在潮白河坊市上,只是換上了一身碼頭力工的衣裳。

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麽,直至看到了從金陵來的船只上押送下來一個年紀不大驚惶的少年。

那碼頭上的他,才低下頭痛苦的咬著嘴唇渾身顫抖。

而很快的,一艘來自於粵北的船上一個年齡更小的孩子和幾個女子被一並押送下來的時候。

李福達整個人躲在了陰影中,靠著墻努力不讓自己倒在地上。

仁、義、禮、智、信,號曰“儒家五常之道”。

最初為夫子所提“仁義禮”,應對之《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之三達德。

是以,孟子後於“仁義禮”內再添“智”。稱之為“君子四德”。

至東漢,董夫子才又添曰“信”。此方成“天地五常之道”。

用此五常之道為子嗣命名,這是李福達希望兒子出息又希望他們能“常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