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冬日暗雷京師動,秘潛出京戴竹樓(第2/2頁)

互相之間又頗有競爭,於是才給白蓮、彌勒鉆了空子。

從這方面來說,這次整合後張誠算做的不錯的了。

白蓮的人進入了通州的第一時間,就被他發現了。

“陛下,老臣認為此事當由老成持重者親自坐鎮!”

虎頭老國公沉吟了一下,起身行了一個軍禮:“老臣建議,以竹樓公為主、癡虎兒可為輔。”

“集調查局、督捕緝事部、國防軍一部……等,多方配合承辦此事!”

這話倒是在理,畢竟這等關乎帝國命脈的大事兒直接交到張小公爺手上吧……

還是有些草率,不是信不過是必須要加保險。

戴義戴竹樓公這就不必說了,堪稱如今的皇家第一忠犬也不為過。

論及能力也是有的,好歹是擊技內監首領呢!

而且確實也出去執行過好幾次的任務,當年也是幹過東廠黑活兒的。

“不如,這事兒讓汪公……”

弘治皇帝還是覺著不放心,想要讓汪直也出動去督辦這件事情。

畢竟當年的西廠廠公啊,汪直是真辦了不少事情的。

但遠遠一直沒有說話的汪直卻站起來,行了個軍禮輕聲道。

“老臣謝陛下倚重……”

汪直略有些激動,弘治皇帝還是很看重自己的啊!

“然,老臣現下負責軍務則不好再向帝國內務而進……”

說著,汪直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張小公爺將很多權力細分,就是為了讓陛下您好掌握帝國全權啊。

如今老臣負責軍伍諜報司,這是最合適的職位、也是老臣最擅長最願意做的職位。

若是越職看似能將此事解決,但對帝國長遠來說是不利的。

軍伍者只從於軍伍、只服從於陛下,政務者之從於行政、只服從帝國利益。

這應該成為鐵律,才能夠讓帝國、讓皇家更好的發展。

汪直的一番話讓弘治皇帝不住的點頭,這也是很早之前張小公爺跟他闡述的道理。

軍伍者歸於皇家,此為皇家只根基。

皇家只需經營好軍伍、握住軍伍後勤升遷,只要國防軍不垮便能保皇家萬年。

行政則有些時候必然與皇家的利益產生沖突,但只要皇家掌握軍伍其余不過雲淡風輕。

劉健表面上古井無波,心底裏則是感慨這汪直不愧是先帝看重的人物。

他這一手看似軍伍不涉政務,實際上卻是斬斷了內閣諸部向軍部伸手的可能。

我軍部如此危急都不插手內閣諸部之事,內閣諸部又有什麽理由來插手我軍部內務?!

軍部成立其實沒幾年,還在草創階段。

這個階段基本定下的規矩,都將會成為之後整個軍部運作的鐵律。

“善!”

弘治皇帝亦是在朝堂上與這些諸臣們鬥了多年了,腦子一轉就知道汪直想表達的是什麽。

好容易這軍權收回到了皇室的手裏,再給文官們插手的機會?!

這完全不可能啊!

癡虎兒說的好,這軍伍才是皇家的根本。

好容易從文官們的手裏,把這軍伍拿到了皇家手中。

再交出去,那豈非是傻子麽?!

禦書房不大,但這裏的任何一個決定影響的卻是整個大明。

是夜,戴義領秘旨率擊技內監十五人隨行連夜喬裝出京。

快馬飛馳,不過是數個時辰便直抵達通州。

整個通州城還在被圍困之中,碼頭上所有人都要被盤查、不得與外人接觸。

城內的人則是只許從碼頭上取貨,但不得直接接觸對方。

守備全都是身著國防軍重鎧、戴著面甲的漢子,你甚至連他們的臉都看不到。

縣衙裏,那位可憐的知縣大人已經被趕到了後宅去瑟瑟發抖。

都說“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自己也附郭京城啊!

怎能如此倒黴?!

前廳裏,張小公爺則是和張誠二人在悄然飲茶。

謝玉田不敢放松,依舊在整個通州城裏不斷的巡查生怕錯過某些細節。

“那人還有用,暫時不能死。”

張小公爺輕聲道:“誠公,如果確認沒有問題還是讓醫者瞅瞅罷。”

自從張小公爺把那位副總使的嘴巴撬開之後,張誠便不敢再小看這位爺了。

盡管他從前也沒有小看,但這一手審訊的本事他自愧不如。

“伯爺放心,那人的口供前後一致應當不虛。咱家已命人診治了。”

頓了頓,張誠無比誠懇的對著玉螭虎躬身道:“若非伯爺,咱家恐怕將鑄下大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