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東廠錦衣皆須改,咨政元老將出台

戰爭是什麽?!要明白這點非常的重要。

這甚至一定程度上比戰爭本身,更為重要。

只有對戰爭有著清晰而透徹的認知,才會明白戰爭意味著什麽。

華夏千年以來多數只研究於戰略、戰役、戰鬥,卻沒有人去研究過戰爭的本身。

那股重道輕器的思想,然後延伸至重文輕武。

先說“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又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這都還不夠,還要說“戰勝,以喪禮處之”。

連贏了都得按照喪事來處,那幹脆卸甲別幹了唄。

文官們因為這個思想對自己有利,而不斷的將其廣傳之。

而張小公爺卻不一樣,他可是經歷過後是各種熏陶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一點:你不用,別人就用在你頭上了。

“國雖大,好戰必亡”沒錯,但別忘了下一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可以說弘治皇帝等人,是第一次從張小公爺的著作裏了解到這種思維方向。

戰爭是國政的延續,國政是不流血的戰爭。

《夫戰爭述》中,張小公爺首先陳述的就是戰爭與國政、國策和國利之間的關系。

完成了這個闡述,才接著闡述戰爭的目的。

戰爭的目的決定了戰略目標和計劃、戰役的執行,及每一場相關的戰鬥……

這部《夫戰爭述》還好,那部《獻給皇帝陛下之計然諫》才是最麻煩的事兒啊!

弘治皇帝倒是看的愛不釋手看懂了,可這要不要給國朝重臣們看弘治皇帝卻非常猶豫。

不給吧,那些老家夥不明白的話估計很多國策得變得偏頗。

可給他們看完了,弘治皇帝又覺著這相當於白白的給他們授予計然之策的核心!大虧啊!

躊躇了半晌,弘治皇帝還是讓蕭敬把張小公爺找來了。

畢竟這玩意兒是張小公爺鼓搗出來的,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些東西的價值。

“這多簡單啊!”

張小公爺眨巴著那雙漂亮的丹鳳桃花,笑眯眯的道:“分其為上中下三部,為尚書者可學上部。”

“入閣則是能學上中二部,唯有入元老院才能學盡上中下三部。”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不由得眼珠子瞪的大大的,臥槽!還能有這樣的操作?!

張小公爺眨巴著那雙無辜的眼睛,很確定的用眼神告訴弘治皇帝:就是有這樣的操作!

“陛下這次即便是不召小子,小子亦想來與陛下聊聊……”

對於東緝事廠、錦衣衛這倆部門,還有後來的西廠其實張小公爺已經是蛋疼很久了。

洪武皇帝不放心文臣武將這個事情,他能理解。

但特麽搞個錦衣衛出來,結果權限太大又為了限制錦衣衛搞個東廠出來。

東廠完了權限太大又出個西廠,西廠完犢子了還曾經有個內廠……

反正張小公爺是覺著這事兒搞的很扯犢子,就不能各自劃分一下、各自限制互相制衡一番麽?!

錦衣衛和東廠一定程度上是陷於內耗的,職能方面很多時候又重疊著實麻煩。

“錦衣衛,宮內可分‘儀衛’、‘皇家禁衛’,及‘帝國皇家特勤情報局’……”

職能細分、互不隸屬、各自統禦、統一負責,這就是張小公爺提出的新方案。

儀衛,只是負責儀仗、維持上朝秩序的專門隊伍。

他們只是負責這一塊兒,其他的不需負責、不留宿宮內。

皇家禁衛則是負責皇宮內的安全,按照張小公爺的意思目前的皇家禁衛將會逐步的替換。

一方面是要從新建國防軍中遴選,必須要上過前線、立過戰功確認是對國朝、對皇家絕對忠誠方可擔當。

另一方面則是有一定限制,年齡、婚配、身家篩查……等等。

帝國皇家特勤情報局那就簡單了,首先就是整合錦衣衛及東廠原本在九邊及九邊之外的力量。

將他們專門組成成為只負責對外一切情報收集、分析的專門機構,他們將全面負責對外的情報分析。

一切邊境上帝國的敵人、潛在的敵人,他們都會負責滲透、情報收集、分析。

並將這些情報傳回帝國,而他們只對皇帝陛下、內閣負責。

內閣有彈劾權但沒有任免權,唯一的任免權只有皇帝有。

他們與汪直負責的“帝國皇家最高軍事諜報司”形成互補,軍事諜報司負責的是軍事情報收集。

而他們負責的是全面的情報收集,雙方的情報還可以互相印證一番。

東緝事廠則是同樣也需要細化和拆分,首先就是皇宮內的職能拆為“皇家近衛”。

而原屬外部的情報機構,在敵境、負責刺探的部分全數切割給“帝國皇家特勤情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