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2/4頁)

皇家的女人無論是生於斯,抑或是嫁進來的想快活都難。

莫說日常無法自主,便是夫婿都得看皇家挑選。

錦衣玉食?!妙安小姐姐撇撇嘴,錦衣奴奴可不缺。

而茶飯……那光祿寺的茶飯,可真算了。

“妾身既是敢來,自然是有所依仗的……”

張小公爺對此倒是有些興趣:“哦?!本督很好奇,你打算怎麽活下來?!”

卻見得米魯似乎信心十足,對著張小公爺嫣然一笑。

“督撫大人玉螭虎張小公爺,出身英國公故忠烈定興王文弼公嫡脈……”

米魯說著,頓了頓望著張小公爺一字一句的道:“難度,您就不想收回安南麽?!”

“如今滇南外,東籲、木邦、孟養、孟密……互相攻伐征戰不休。”

米魯說著,頓了頓輕聲道:“若是有其得勢者,大明邊境怎可寧乎?!”

這話一說出口首先震驚的實際上不是張小公爺,而是足利鶴。

卻見她死死的盯著米魯,呼吸逐漸的沉重了起來。

“此多處征伐,恐難成行……”

足利小姐姐望著米魯,目光冷冽聲音放緩道:“若以此求活,恐怕不易罷?!”

張小公爺卻沒有說話,而是稍有興致的望著這米魯。

顯然她與這黔州諸多的土司們不一樣,不似安榮貴那般僅依仗自己的武力。

更不是宋然那樣一心只讀自己的書,想要憑此獲得大明認可。

亦不似楊愛那般井底之蛙,以為自己這黔州就是天下無知無畏。

在滇南外的問題上,她所分析的並沒錯。

包括了大越、滇南外的土司們,實際上他們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尤其是東籲,沒有人能夠想到他們居然能夠逼迫到大明放棄大量邊土。

這事兒說到底,還是那些個腦子裏裝豬大腸的文臣們給折騰的。

東籲多次征伐原本當地土司還很積極抗擊,可巡撫們“懼兵興禍速”啊!

比如東籲大舉進攻孟養,孟養土司思個都把東籲打到求和了。

只是兵力不足無法殲滅,急請明朝出兵相助。

結果呢?!其時大明滇南巡撫王凝曰“防邊將喜事,遂一切以鎮靜待之”。

金騰屯田副使羅汝芳欲率兵相助,直接被王凝所阻。

以至於“汝芳接檄憤恨,投債於地,大罵而罷”,思個見狀大失所望。

雖然這次思個“率兵追之,且追且殺,緬兵大敗,生還者什不一二”……

然而大明不支援的實情被試探出來了,王凝的做法導致的是“一時士民以為大失機會”。

不過王凝沒有他的繼任更蠢,王凝的繼任陳文燧向國朝上奏提請為孟養土司思個加官晉爵!

意思是“國朝多撫,則其為國朝效命安邊也”,這居然還被內閣相信了。

隨後內閣更是做了一件,堪稱為比豬都蠢的事情:

內閣遣使到達孟養,命思個將所俘獲的東籲士兵和戰象歸還!

這都不止還贈送東籲金帛,對人家好言慰諭。

這下更沒有土司願意再打了,不止不願意而且幾乎多數都投靠了東籲。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東籲徹底擊敗思個並將他擒殺!

而搞笑的是,滇南巡撫饒仁侃居然還以為自己能派使招撫東籲。

可在人家眼裏,他們就是一群蠢狗。

甚至在東籲的眼中,取下大明都只是時間問題。

亦是至此,洪武、永樂數代大明帝王在滇南打下的泰半基業生生被讀書人們敗光。

大明在滇南的實際控制區域極度收縮,原本納貢、納捐的一並不見。

甚至象征大明統治的“信符、金字紅牌制”,徹底崩壞。

論及敗家玩意兒,沒人能堪比大明官吏。

“妾身敢來,自是知其難處的……”

卻見米魯輕聲道:“寶藏之富,生齒之繁,莫如孟密……”

“孟密東產寶石、產金,南產銀、北產鐵,西產催生文石……”

“巡西產唬拍、產金、鐵……”

張小公爺當然知道這些地方有著各種寶藏,甚至南北朝千字文都著曰: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這說的就是滇金的情況,為何會這麽說?!

因為有大量的文獻支持啊,譬如《後漢書·西南夷傳》載:“滇有金銀畜產之富。”

《華陽國志》則曰:“漢益州金銀畜產之富。”

近之《元史·食貨志》更有書:

“歲課產金之所,滇南曰威楚、麗江、大理、金齒、臨安、曲靖、元江、東川、烏蒙……”

金沙江為何從“瀘水”被改喚做“金沙江”?!

那是因為人家真的沿江都產金沙啊,宋代開始就發現了這事兒所以才叫“金沙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