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摩拳擦掌啟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上)

部族的族人被拆散分配,他們這個已經有了預感並不意外。

田畝這個事情三大土司們都老老實實的交出來了,自己還能硬扛是咋地?!

拿脖子抵過去跟那位漂亮的小公爺說,咱脖子很硬您試試?!

這試試,說不準就得現場逝世啊!

但……臥槽尼瑪!某家私藏的那些礦山礦井、一些親族兵衛咋一並沒了啊!

再一琢磨那會兒蹲布政使司、戶部身邊的田家人,這些頭人們頓時氣的直哆嗦。

好家夥!好你個田家啊,這尼瑪就把咱全給賣了個徹底啊!

田家一時間在這黔州舉世皆敵,以至於有苦說不出。

好在這些人可都不敢動他們,畢竟那玉螭虎大爺可就站在田家身後呢。

田家的那位小祖姑姐還在玉螭虎的營地裏,說是跟扶桑的那位公主殿下學禮儀去了。

再往下他們心裏就更加的麻賣批了,因為土官衛所撤銷了!

寨子裏原本所有的鎧甲、刀劍,都被收走了。

黔州水汽重、日照少,鐵甲根本就很難存放。

即便是布甲也不好收拾,這裏最為適宜的只有是藤甲。

藤甲,最為著名的莫過於《三國》中諸葛武侯火燒藤甲兵的那一幕。

而藤甲歷史上也是確實存在的,甚至後世還原過藤甲。

還原藤甲的地方恰好便是現在的黔州,是布族的寨子進行了一次還原。

當時還有節目組為此專門做了一期節目,並將藤甲帶至後世的京師軍事博物館。

館內館員、李斌博士還專門用古連弩進行了測試,發現確實無法擊穿。

而後世的藤甲亦是經過改良的,其極大的提高了防火能力解決了原本藤甲面臨的易燃缺點。

黔州雖然藤甲好用卻制作不易,首先工序就是個巨大的問題。

一套藤甲要選藤、砍藤,回來後還得沸水殺青,再進行晾曬讓其復幹。

然後就是桐油的浸泡,浸泡後還得進行陰幹。

這才能用藤去編織藤甲,編織完畢、劄緊後還得壓實。

最後還需進行兩次桐油浸泡、陰幹的流程,這才能是一副可用的藤甲。

其實這也是為什麽《三國》中孟獲的藤甲,會易燃的原因。

而寫《三國演義》的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生人,又曾入張士誠府內為幕僚。

是以應該是接觸過相關的事宜,知道藤甲的情況。

也是因為制作困難於是他們除了親衛,囤積的藤甲並不多。

哪怕是三大土司中親衛最多的楊、安二家,也僅僅是囤積了不到萬副藤甲。

當然,現在這些連帶頭人們的藤甲全都歸了小公爺。

再經過石灰水浸泡、桐油浸泡,再刷以黔州畢城所產大漆藤甲易燃缺點頓解。

頭人們都感嘆,這位玉螭虎人家厲害並非是浪得虛名啊!

這才出去一個多月,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換了人間。

原本扣扣索索意圖私藏下來的親族,幾乎全部被登記了戶籍丁口。

而且還全部打散重新組織起來,分散到各地派了官員管理、給田畝種地。

頭人們是不知道,這一個多月王用敬那是遭了多大的罪啊,這日子過的那簡直了……

權利是拿回來了,而且沒有了土司頭人的肘制王用敬可以隨意發揮。

可尼瑪這黔州缺官員、缺文教、缺社學……幾乎什麽都缺啊!

且還是全大明十三省中,唯一沒有鄉試的行省。

王用敬哪怕是到現在都忙的腳不沾地,這黔州現在能用的人幾乎都被他拎起來用了。

還好各軍屯本身人也不少還基本都能用上,調配一些、按照張小公爺的要求培訓一下。

派下去暫時能夠頂上,但國朝肯定需要將官員派來管理的。

黔州雖然沒有鄉試,但縣、府二試還是有的。

從宋代開始亦考出不少讀書人來,但總體來說和其他區域完全沒法比。

最慘的是現在他們都沒有鄉試,要考鄉試還只能是去滇南考。

但現在可用的人手不多啊,這些本地識字的秀才們當時就被召集到了一起開會。

整個金築城布政使司裏,秀才們互相道禮熙熙攘攘。

王用敬卻沒有太多時間給他們解釋這那,直接分派了每人一個卷宗。

然後讓他們願意的就去接受培訓,回頭就開始到新切割的鄉村裏任職。

這些秀才們拿到卷宗看完就懵逼了,這特麽神馬情況?!

瞧著卷宗裏的意思他們這是要去暫代很多土司、頭人、土官們原本的位置,只是切割的更細。

同時他們還得負責教諭之職務,當然只是暫代。

既然讓他們辦事自然是不可能虧待他們的,月銀一錢、糙米三鬥這就是工資。

還能得一塊兒布政使司頒發的,“黔州布政使司宣諭使”的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