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2/2頁)

坐賈,則是於當地有商鋪身份名位者。

唐時大行商貨通天下大於坐賈,而至宋時坐賈勢力逐步大於行商。

兩者最終形成妥協,這便是最初的“行會”來源。

宋代行會巔峰時期,逐步形成了配合官方的“行役”、“行用”。

並有選舉“行老”、“行首”、“會首”……等等章程制度,至大明此事已臻於完善。

張小公爺現在做的只是將它擴大、全數規範起來,這於粵北商賈們而言其實是好事兒。

於粵北布政使司而言亦是好事兒,比如現在“總會館”的章程中就有一條。

總會館及下屬行會,有義務將市場可能形成的波動告知布政使司商議應對方略。

粵北布政使司如今下屬多了三個分司:司律部分司、大理寺粵北分司及戶部銀庫粵北分司。

此三分司既對布政使司負責,同時又對各上級部屬負責。

如同他們意見與布政使司相左的時候,就會各自陳情上奏至內閣諸部定奪。

“另一事,乃是戶部銀庫與陛下將成立‘帝國皇家均輸總局’……”

張小公爺眨巴著眼睛,輕聲道:“粵北將會有一個分局,掌海路、內河兩運……”

一眾商賈們還沉浸在代理鑄造分司鐵鍋,在各行省發大財的暢想中。

聽到這個消息有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卻聽得張小公爺繼續道。

“總會館諸位可以一並出資,購入兩成股子分潤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