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第2/3頁)

“此刻苦練,乃為爾等即將面臨之惡戰,活下來而備!!”

“爾等竟還怨懟?!竟還躲懶?!拿自己性命做伐麽?!”

一番話罵的下面的這些個西山山魈、西江水鬼、三江王們,盡皆不敢吱聲。

“若是如此,不如我派二十兩銀子給你們發一面‘粵北義士’的匾額讓你們回鄉逍遙去算了!”

張小公爺越罵越生氣:“不會文識字,你們拼上功勛亦難當大任!這都不明白麽?!”

“沒有苦練,推爾等入沙場不過是推爾等去送死!這都不知道麽?!”

盡管是挨著張小公爺的罵,但這些下面曾經的各路綠林魁首們卻沒有一個不心存感激的。

人家是胡亂罵你麽?!人家這是為你好啊!

想想人家的身份,英國公家嫡孫小公爺、陛下內閣最看重的“天下風雲麒麟兒”。

帝國皇家軍事學院的締造人,南北文武雙解元、帝國武進士們的總教習!

人家不僅身份尊貴而且做人做事,那更是讓人無可詬病。

秦地地龍翻身災民遍地、哀鴻遍野,是誰帶人去接回京師安置的?!

路途上韃靼來襲,又是誰在陣前廝殺不退一步的?!

是這位張小公爺玉螭虎!!

國防軍中,可是有不少可都是秦地出來的軍卒。

他們是一步步看著張小公爺如何救濟他們、如何安頓他們,如何給他們尋了差事安置。

現在他們作為這些個粵北綠林魁首們的教官,自然也把這件事給這些綠林人士說了。

得~!人家做下的這些事情、人家這身本事那自己還有啥說的。

這樣的人物那是千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啊,人家現在能痛心疾首的讓自己勤學苦練這是害自己麽?!

好些低著腦袋眼眶有些泛紅,說起來他們的身份同情他們的就沒多少。

又何曾有人如此痛心疾首的對他們耳提面命,讓他們勤學苦練搏殺前程?!

還給他們說要是躲懶,與其讓他們去沙場送死不如給他們銀子安置讓他們回鄉廝混去。

莫看他們這些綠林漢子瞧著好像粗豪,實際上心思比誰都細膩。

若是真粗豪的傻大個兒,早特麽不知道被人把腦袋摸去多少回了。

同時他們也非常的敏感,誰對自己虛情假意、誰又真心相待其實心裏都有杆秤。

張小公爺給他們說的這番話,那絕對是推心置腹、肺腑之言。

“你們或許亦知曉,晉陽城外我與韃靼一戰幾乎身死沙場……”

張小公爺望著他們,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的松開了眉頭。

“此一役,追隨我張家世代的數十老親兵皆戰死沙場!”

“我……是擡著他們回去的……”

提到這事兒,張小公爺心裏就很難受。

那些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的老家夥們,很多連遺言都沒有留下。

打掃戰場的時候,有些甚至屍骨都被馬蹄的不成樣子……

“粵北僅僅是剿匪,還未有達到最殘酷的時候……”

張小公爺定定的望著他們,一字一句的道。

“盡管知道走上沙場,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傷亡……”

“但……某依舊希望,你們能多活下來幾個、多回來幾個……”

說到這裏,張小公爺似乎有些意興闌珊了。

卻見他擺了擺手,嘆氣道:“考核不合格的,就不要從軍伍了……”

“某寧願你們恨我,也不願你們去送死。”

山賊頭目們,是許泰、周子江等人在訓練。

下面的二三當家、小頭目們則是少尉、軍士們在訓練。

山賊們交給普通國防軍低階軍士們在訓練,一切都層次分明。

而除了礦山、碼頭的建設之外,現在大部分的罪囚首先被拉去做的是清理河道。

張小公爺為何選擇忠義鄉,作為鑄造分司的所在地?!

除了那裏原本就存在的大量鑄造、冶煉工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水運。

熟讀《明史》的張小公爺很清楚,忠義鄉在明清時代可是“天下四鎮”、“天下四聚”的!

而造就了忠義鄉成為天下四聚經久不衰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水運!

當其余的天下四鎮、天下四聚都在時代中落幕,甚至逐漸被遺忘的時候。

忠義鄉卻默默的將自己的GDP,提升到了近萬億的地步!

雖然人口稍低於後起之秀的莞城,GDP卻足足高出了千億之多。

忠義鄉古鎮處,有著汾江古渡。

在清道光年間就因著這條古渡,整個忠義鄉一度擁有著兩百余種手工行業、十萬各業余工匠。

此處不僅承載南來北往之商貿,更能自產數千不同種類的商品!

而水道……能夠大量、方便的運輸各種原材料,還有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