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熱火朝天心皆定,暗流洶湧怒潮來(第2/2頁)

粵北考出去的狀元倫文敘回鄉祭拜恩師,與師兄甘泉先生湛若水相談一番。

而後力邀湛若水甘泉先生到羊城來,準備要開辦《粵府時報》。

一則廣傳學問、點評時事,二則降低紙本廣傳帝國時政於地方。

若是平日裏這個消息絕對是炸開了鍋的,羊城府的士紳們絕對要往拜會一番。

可現在大家誰都沒有了這個心思,你特麽甘泉先生牛批又咋樣啊!

跟勞資有特麽一個永樂通寶關系麽?!

現在那玉螭虎結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一個勁兒的登記戶籍、派租官田還拉高工價。

那是往咱口袋裏面摳銀子啊,這心哇涼哇涼的。

誰還有心思管你什麽甘泉先生啊!

於是除了少數的舉子、貧困士子,還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來迎接湛甘泉之外。

那些原本粵北的士紳商賈們居然是一個都看不到,湛甘泉倒是不以為意。

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吃了頓席面,隨後便帶著門生挽起袖子開始準備《粵府時報》事宜。

各州府再次被召集到了布政使司開會,回去後都帶著甘泉先生的書信。

州府縣內那些個貧困秀才們都被召集到了一起,隨後縣老爺們給他們傳閱了甘泉先生的書信。

書信裏所說的不多,一方面是勉勵他們多讀書。

另一事,則是與他們言道心知他們日用不足之苦。

是以在與玉螭虎多番交流後,自己將成立《粵府時報》。

一方面傳播學問,讓他們可以不必出門便能看到學問。

另一方面則是玉螭虎提議、布政使司及各州府縣協助,予他們“宣諭使”的身份。

月俸由布政使司開,每月三錢銀、二鬥梗米。

這“宣諭使”乃是出自於北宋,只是不常置。

《宋史·職官志七》有載:“遣各路宣諭使,掌宣諭德意,奏報各地弊政”。

窮書生們何嘗得過這好處啊?!

頓時那感激的不行,連連給羊城府作揖拜謝。

有些甚至不住的抹眼角,到底是甘泉先生知道我等貧寒士子的苦楚啊!

那玉螭虎亦不愧為閣老們誇贊的“天下風雲麒麟兒”,當真關照我等貧寒士子哉!

加之上回科舉那首《贈弘治十四年惜別諸學兄》,早已隨著歸鄉舉子們傳遍了天下。

那句“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道盡多少士子辛酸淚。

鑄造分司很快的給他們打出一疊疊的鋼牌字,上書曰“大明帝國粵北承宣布政使司X州X府X縣宣諭使”。

這使得貧寒秀才們榮譽感爆棚,這尼瑪可是官宣的身份啊!

勞資苦讀多年,假假的也算是混到了一個位置了。

還有月銀、梗米可領,可以說又將他們的身份給拔高了一大截。

一時間這些新任的“宣諭使”們對於布政使司、玉螭虎,及甘泉先生的好感度直接漲滿!

是以,第一批《粵北時報》印刷出來後從州府縣領到了《時報》的貧寒舉子們馬不停蹄的趕回鄉裏。

認認真真的別上自己那枚鋼章,然後神氣無比的召集鄉鄰開始宣讀《時報》。

為了增加他們的權威性,各州府縣官長不辭辛苦的與他們把各地跑了一遍。

而這一切士紳豪商們一無所覺,或者說他們知道了也覺著無所謂。

些許窮酸而已,他們能怎麽樣?!

即便是那甘泉先生,給個面子拜他一句“甘泉先生”。

就算是給他個冷臉,他又能奈何?!

他是舉人老夫亦是舉人,家裏還出了進士可不差他半分!

他們現在緊鑼密鼓在做的,是讓整個粵北動起來。

“桀桀桀……”陰影中的戴義笑的就像是那荒墳野地裏的夜梟,聲音淒厲而讓人心底發寒。

單爭匍匐在地上一言不發,沉默的等待著這位老祖宗的吩咐。

“好啊~!真真是好的很呐!!”

書坊的後院那處隱蔽的地窖中,戴義眯著眼睛翻閱著面前的這一條條的消息輕聲道。

“周瑾山那小子還給咱家抱怨說開銷太大了,人手又不夠……”

卻見老戴義笑眯眯的闔上了這些個消息,輕嘆道:“這回,人手應該是夠了的。”

“單家小子,吩咐下去!讓下面的崽子們到時候別把人弄死了!”

單爭聽得這話不由得一抖,頭更低了。

“整飭河道、鋪設水泥直道、挖礦開山……哪兒都需要人手啊!死了,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