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鮮花著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2/2頁)

不得不說佛山鐵鍋能搞起來那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個老鐵匠們沒一個是輕與之輩。

有著鑄造分司的大匠們的參與,大家的秘方一拎出來再試上幾手。

很快的,新法子鑄造出來的鐵鍋可比他們原本的都強出不止一籌啊!

更重要的是成本還降低了一大截,原本是五錢銀子左右鑄十口鍋。

如今三錢左右的鋼料就能夠鑄起來了,甚至比從前的更好!

接著他們就開始規劃鍋的種類:印鍋、馱鍋、耳鍋……等等不一而足,每種還有甲乙丙丁四個型號。

所有工匠們統一工藝,所有的鍋上都打著“軍械局粵北鑄造分司弘治十四年造”字樣。

鍋造的更加的精巧、更加的美觀耐用,價錢卻因為成本打下來了。

原本十口鍋七錢五分銀子,現在六錢就能買。

水師的各級千戶、百戶,及下面的士卒們都是第一批受益者。

但掙的最多的卻不是他們,而是作為京師總代理的勛貴們、作為江南地區代理的東緝事廠。

新鍋現在在各地大受歡迎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僅僅是京師第一批三萬口鍋不過五日就售罄……

佛山的各家發現,這居然掙的比自己從前多太多了!

因為他們每打造一口合格的鍋,就能夠獲得相應比例的“鑄件銀”。

每一口鍋都有著自己的編號,若是不合格是要扣銀子的。

攏共算下來大家多的每月能拿到近十兩,即便是學徒也能分得二三兩。

頓時所有人幹勁兒十足啊,咬牙切齒、摩拳擦掌的期待著鑄造分司建起來好掙大錢!

同時還有作為夷州總代理的錢能錢公公,錢公公還定制了一大批耕具到夷州去。

在京師的軍械營造局大匠們,也被派遣了一批到夷州去。

實地考察之後根據情況畫下圖紙,讓京師那邊給打造更多的采礦工具送往夷州……

整個粵北看起來熱火朝天,似乎即將一躍沖天了。

然而在這火熱之下卻是粵北各地士紳們的家生子、家仆,不斷的趁夜離開家中。

有些消失長達數日之久,有些甚至直接人間蒸發了。

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裏、去做什麽,與之相對的是各地的山寨最近似乎都在收縮。

過路的小商販們對此最為敏感,從前大家都是抱團走。

路上總會遇到幾個剪徑惡賊、山匪流寇,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拿出家夥準備著。

如果對方只是稍微要點兒銀錢,給了便是了。

如是對方打算謀財害命,那就說不得要拼殺一番了。

但最近這些個惡賊山匪們似乎一夜之間全數消失了,再不曾遇到過。

衛所中的軍械報損開始增加,好些千戶上稟說軍械已經老舊不堪日常操練無用。

請求撥付新的軍械,不然日常操練都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