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2/2頁)

“……不殺諫臣,以作台諫敢言之氣,此天子之威也!”

劉大夏的話語是越來越重了,弘治皇帝的臉色也是越來越陰沉。

甚至那皇袍袖子下的手都被氣的顫抖,緩緩的吐出一口氣弘治皇帝讓自己冷靜下來。

“……自非忠懇出於極不得已,孰肯舍身為國,甘受如許之禍哉!”

劉大夏說著,怒目圓瞪直刺那邊上臉上帶著嘲諷笑容的張侖:“夫君子多易疎,小人多易親!”

“蓋君子惟知納君於善,詭隨容悅,雖死不為!小人惟知謟佞奉迎,百無顧一!”

“善乎,楚共王之言曰:‘常侍筦蘇與我處,常忠我以道,正我以義!吾與處不安也,不見不思也。’”

“‘雖然,吾有所益焉,其功不細。’”

說到此,劉大夏竟已是咬牙切齒雙目赤紅竟是要吃了張侖一般的瞪著他。

“‘申侯伯與我處,常恣縱我,吾所樂者,勸吾為之,吾所好者,先吾服之!’”

“‘吾與處,歡樂之,不見戚戚也!雖然,吾終無所益焉,其罪不細!’於是重賞筦蘇而逐申侯!!”

張小公爺心裏涼笑,劉大夏這是自比常侍筦蘇為言官張目。

同時那都不是隱喻了,直接就是指著張小公爺罵他國賊奸佞迷惑君上應該驅逐。

“嗚呼,人君能以是為心,則天下何患乎不治?!”

三大學士、六部尚書甚至張老公爺在聽完了劉大夏的這番經筵講後都不由自主的深深吐出一口氣。

無他,此講太過橫烈煞氣!

甚至不惜直刺君王要強灌自己的觀點,馬文升撚著自己的胡子看著張侖心中冷笑。

便是今日陛下、三大學士和兩部尚書護住你,卻又能如何?!

才學便是才學,學了多少便是知道多少。

劉大夏的本事那是實打實學出來的,數十年沉浸其中皓首窮經之下……

豈是你一介黃口小兒能比的?!

便是你打娘胎裏開始讀書恐怕也比不過劉東山罷?!

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亦是臉色難看,莫說是麒麟兒即便是他們面對如此重擊想要反斥都很難。

於是他們望向張小公爺的眼神,都不由得帶著絲絲的擔憂。

弘治皇帝此時雖然已經順過氣去了,但細細想來剛才劉大夏所表還是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無他,人家所講中的典故涉及甚廣!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七年》、《管子·正世》、《貞觀政要·論任賢》……等等皆盡涉及。

事實上從三大學士到六部尚書心中也真如馬文升所感慨的一般,這等水準那真就是實打實讀出來的。

學識這種東西你做不得假,滿腹經綸和一肚子草莽只需牽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劉大夏所表現出來的水準那何止是滿腹經綸,簡直堪稱是用學識在碾壓人啊!

莫說是現在年僅十四歲的張小公爺了,即便是這些和劉大夏一樣沉浸書經多年、皓首至今的老臣……

也不敢說自己能夠在急切之間對劉大夏的這份攻擊,做出適當的回應。

一時間所有人不約而同的都望向了張小公爺,眼神中飽含著擔憂。

劉大夏則是如勝者一般冷冷的望著張侖怒哼一聲,轉身上稟自己的經筵講完畢。

弘治皇帝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命他坐下稍待。

即便是此時弘治皇帝也認為,張侖這次的經筵講估計是要輸了。

這甚至都不必三大學士出來點評,弘治皇帝就能夠看得出來。

連謝遷、張升這樣狀元出身熟讀書經的老宦海,聽完了劉大夏的經筵講都面露難色。

癡虎兒這才讀了多少年的書啊,怎麽可能跟劉大夏一拼?!

弘治皇帝甚至有些後悔,自己是不是太過捧殺癡虎兒了。

畢竟他才是十四虛十五的孩子,讓他與劉大夏這樣的老書經去硬碰硬本就非常的不公平。

弘治皇帝正想著找個什麽借口幹脆把這經筵講結束掉算了,卻見馬文升突然站起來拱手道。

“陛下!東山公已講完,為何不見張侖開講?!”

既然已經是勝券在握馬文升又怎會給皇帝放跑張侖的機會?!

卻見他已是不顧禮儀的站出來,怒目圓瞪高聲喝道:“若是才學不足,那便自告為負!”

“我什麽時候說不講了?!這不是等陛下麽……”

張侖那懶洋洋的聲音突兀的響起,卻見他臉上帶著讓人惱怒的笑容緩緩的站起來。

“即便是你們想要取消,我也不樂意呢!真理不辯不明,既是要辯就辯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