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2/3頁)

席間就說,哎呀~!你們這都住山裏,想找你們常常吃酒都麻煩的緊。

土司們聽了也戚戚然,的確每次出來都麻煩的要死。

而且在錢公公這裏住了幾次,再回到那山裏住著感覺就不對味兒了。

錢公公又說實在是對不住大家,這邊條件太簡陋了,也就只能這麽招待委屈了大家。

回頭咱們做出成績了,咱家帶大家夥兒去金陵、蘇杭好好耍耍!那才是人間天堂啊!

這話說的一眾土司們眼珠子都直了!

臥槽!這裏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帝王天堂級的豪遮了。

可居然在錢公公說來,還只是簡陋、委屈?!

那錢公公眼裏的好地方,得好到啥程度去了啊!

未等他們發問錢公公又問大家,這家裏收成咋樣啊?!大家可得吃飽麽?

這話一問頓時頭人們一把辛酸淚了,還沒有大移民之前夷州這會兒跟閩南差別極大。

這裏幾乎還是原始的刀耕火種的時代,很多耕具得等到十七世紀往夷州走的人逐漸多了才會帶來。

山下平原地區的還好些,勉強算是可以溫飽。

山上的大部分都得靠打獵,一些靠近海灣的偶爾會捕魚但多數還是靠打獵。

錢公公這一聽居然就傷心了,說哎呀~沒想到大家那麽苦啊!

又說我老錢也是窮苦家出身的,但和大家比起來我老錢家裏當年好太多了。

說著居然眼角裏冒出絲絲霧氣來,這叫頭人們心生感動啊!

錢公公不僅待我們好、給我們送東西、請喝酒,人家心地還善良啊!

肥龍則是在邊上感慨,要說為啥我們這票狗犢子混到做土匪,人家錢公公就能混到南京守備去呢。

這就是人家本事啊,那表情、那眼淚、那窩心暖話……直接說來就來!

簡直唱念做打毫無PS痕跡,這就是人家牛逼之處啊!

這個時候錢公公又說了,我老錢見不得人受苦啊!

這樣吧!我咬咬牙找找路子,給大家弄點兒種子、耕具回來。

再找幾個農耕的好手,你們回去帶些許人手來開墾地。

到時候你們先種種看情況怎麽樣,要是合適就轉到這邊來。

我再給給你們修些房子,咱們大家也可以多親近親近不是。

頭人們一聽頓時臥槽,還有這等好事兒?!

頓時酒都不喝了趕緊告辭回寨子裏拉人,雖然是半信半疑頭人們還是拉了自己的親信來。

而老錢早就準備好的良種、耕具、農耕好手,也通過水師送來了。

頭人們一瞅,臥槽!真送來啊!

再看看那些個請來的耕作好手,哪個都是皮膚黝黑、手上繭子都厚成皮子了。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有這些個老農耕們手把手帶著教。

還教給他們怎麽制肥、堆肥、施肥,這技術現在幾乎是大牛級神術。

華夏采用糞便、草木灰肥料技術,追溯上去可以到戰國時期。

發展到大明這會兒,已經有十二類一百三十多種。

而歐羅巴直至相當於華夏北宋時期,才開始使用肥料技術。

所謂“農家種田不養豬,等於秀才不讀書”,老農耕們既然來了必然會帶來養殖技術。

水師的船跑來跑去從閩南運來了一口口的大豬,老農耕又開始指導養豬。

種養殖在古代一直都是不分家的,不養殖沒法做堆肥這產量就得下降。

後來曾剿倭、做了《了凡四訓》的袁了凡,就心痛的表示“北方豬羊皆散放,棄糞不收,殊為可惜”。

到十二月初第一批收成下來的時候,一票頭人們全炸開了!

那滿田的金黃他們看著就哆嗦,二話不說直接從寨子裏把所有人都拉過來。

嘩啦啦的就開始收割稻子,一邊收割一邊是淚牛滿面啊!

錢公公您真是我們的萬家生佛啊,大家要給錢公公立生祠紀念啊!

再得那些肥豬殺上幾口,一堆夷州土司和土民們對錢公公那幾乎是當作神一樣看待。

錢公公說要伐木燒磚瓦造大宅子,大家好住在一起。

頭人們一揮手:上!伐木、燒磚瓦!造!

錢公公說大家要多開田、多養殖,要互相幫助才好發展。

頭人們一揮手:開荒!開荒!都好好養,誰不好好養豬,弄死了的都灑掉灑掉!

錢公公說頭人們的孩子要讀書、學官話,將來才好去考試做官換大前途、大享受。

到時候金陵、蘇杭乃至京師,哪裏去不得?!考得好還有機會面見聖上啊!

頭人們頓時心裏一句:臥槽!

回家就掄起棍子抓著家裏的崽子們,噼裏啪啦一頓亂打。

都給勞資讀書、學官話去,不好好學打斷你狗腿!

一時間這夷州竟是進入了大開發狀態,到處都是墾荒建屋甚至還傳來朗朗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