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震驚(第4/6頁)

他又要將實驗報告改為英文版,現在正在對照著實驗報告將德文變為英文。

好在自己的模板已經全都做好了,只需要修改文字內容就行。安宴根本就沒有去看arXiv網站,這個時間點,瀏覽arXiv網站的人還是挺多的。

大家都是閑來無事,在arXiv上逛一逛。忽然發現一個名叫An Yan的人發表了一篇關於石墨烯電池的實驗報告。這幾年關於石墨烯的研究層出不窮,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關鍵在於標題是關於鋰離子與石墨烯復合材料結合生產新電池能源可能性實驗報告。並且標明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就讓許多人好奇了。

整個論文報告一共有37頁,這些好奇的人下載了論文報告之後,整個人都傻掉了。看這個人的名字像是亞洲國家的名字,但……問題是這家夥的實驗報告竟然是德文版的。

怎麽回事兒,一個亞洲人竟然用德語寫出了報告並且發表在arXiv這個使用英文的國家的網站上。

萬萬沒想到,世界真奇妙!

大家都在瘋狂的吐槽一個亞洲人竟然寫了37頁的德文實驗報告。當然這種頂級的網站上,也不可能出現罵娘這種行為,只是大家都非常來氣。你說你寫的是德文報告,你倒是標注一下啊,又不標注等我下載了好大半天,終於下載完成之後,心態直接就崩掉了。

【請問有誰的德語比較好,這家夥看上去應該是個華國人的名字,為什麽要用德文寫實驗報告?】

【我的上帝,一個華國人用德文寫了幾十頁的報告,然後發到英文網站上,太不可思議了吧?】

【如果這是我知道的那個人的名字,而不是同名同姓的人,那麽這人應該是在蘇黎世大學就讀。德文區當然要寫德文版的實驗報告,畢竟這個實驗報告還得交給蘇黎世大學的那些教授看,肯定是德文版的。】

【沒錯,我看見最後是蘇黎世大學物理系的An Yan發表的實驗報告,這家夥恐怕就是來存一個備份而已。可能是因為實驗報告要交到學校手中去,這家夥的老師讓他來arXiv網站留一個備份,然後他就直接上傳留下備份就走了。我看見這家夥好像已經不在線上了。】

【真是一個奇怪的家夥,你們說他現在在做什麽呢?我覺得我可能猜不透這家夥的想法。】

【可能就是將arXiv當做普通網站了吧,我懂一些德語,我來看看這家夥的實驗報告究竟是在虛張聲勢,還是真的讓他給做出了突破。】

【在線等大佬們看完實驗報告之後給我們說一下這個實驗報告究竟是真是假!】

隨後大家都沒有說話,但是這篇實驗報告的下載次數卻越來越多。也就是說明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研究這篇實驗報告究竟是真是假。

過了幾個多小時之後,終於有人在arXiv上發言。

【我真的不敢相信,這篇論文竟然真的做出了突破。他的實驗是可以重復實驗的,我自己在實驗室裏做了三次竟然都成功的吻合了他給出的數據。並且鋰離子和石墨烯的復合材料都產生了反應,這簡直……難以讓我想象他是蘇黎世大學大一的新生。】

【我也做了重復試驗,依舊還是能夠通過實驗,不得不說,他的想法的確非常天才。】

【石墨烯的突破有望,雖然很遺憾是一位大一的新生將這個石墨烯的突破做了出來,但是我相信今後石墨烯的發展肯定是會非常的蓬勃。】

【等等非常遺憾石墨烯是大一新生做出來的是什麽意思,這位華國人能夠做出突破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兒嗎?】

【這家夥是斯坦福石墨烯課題組的,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原來如此,我就說為什麽說話的語氣有點兒奇怪,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就不奇怪為什麽聽見人家能夠做出石墨烯的突破之後,會這麽說,原來都是因為……】

【好了,現在不是時候這些閑話的時候,我看了一下,這家夥對於石墨烯的突破僅限於鋰離子和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結合,後面也不知道他在做還是已經出了結果沒有公布出來。但是不管怎麽說,沿著這個思路做下去,我們或許就能夠看見成功。但那也只是或許而已,不是嗎?】

【不管怎麽說,我們先照著他的思路往下做實驗不就好了嗎?也不知道一月份的斯坦福物理討論研究會,這家夥會不會去。】

【放心吧,這家夥會來的,我看了一下他的名字。他在物理的學術討論會上還有一小時的學術報告,就是石墨烯的實驗報告。我的天,他現在就發表在arXiv上了,讓我一點兒期待都沒有了。】

【能有突破你就知足吧,如果沒有突破那才叫真的慘呢!】

…………

“林教授。”華科大石墨烯項目組,林教授捂著自己的腦袋,怎麽都想不出來如果將石墨烯與鋰離子相結合,這個時候一個學生匆忙地跑到實驗室,大聲地叫著林教授。讓林教授有些不悅,他蹙著眉頭,轉過頭來對著這位學生說道,“怎麽,出什麽事情了嗎?看你挺著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