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頁)

“是,屬下這就去辦。”

周譽說完,轉身便要走。

阿謠也不敢耽誤周譽去辦正事,只是她既然已經拿出了東西來,就斷然沒有收回去的道理,於是便只能對身畔的男人說道:

“殿下出錢是殿下盡自己的心,可臣女也要進臣女的心,既然殿下出了錢,那這些東西,便交給殿下,就當我也出了一份。”

她的這些首飾,今日所需的那些吃食,用這些首飾足夠買上十倍二十倍的。裴承翊本想拒絕,可是看著阿謠堅定的眼神,終是只在那幾樣中,拿了她的紅玉耳墜,說道:

“那孤先替你保管。”

下頭的災民們看著這兩人,一個清俊矜貴,冷傲自持;另一個秀色嬌美,持重大方。兩個人,俱是頂頂好的皮囊。今日又是商量好了似的各自穿了一件黛色衣裳,站在一起舉止交流,眉目含情,乃是頂般配的一對璧人。

恐怕這世上,再找不出一對比這更般配惹眼的鴛鴦。

先前有人跪下感激,此時見著這副情景災民們唰拉拉跪下去一大片,先前還是零星地感慨——

“太子殿下仁德,大燕未來有望!天佑我大燕!”

“太子妃娘娘菩薩心腸!”

……

他們並不清楚阿謠的身份,也並不大清楚太子有沒有娶妻。只是見兩個人站在一起委實般配,行止交流之間,又不自覺飽含愛意,便覺得想必太子殿下身邊的這位就是太子妃娘娘。

後來,就演變成了災民們烏泱泱跪了一大片,叩頭齊呼:

“太子殿下仁德!太子妃娘娘賢德!天佑大燕!——”

一聲又一聲。

字字句句,飽含真意。

阿謠似乎沒有想到這些災民會以為她是太子妃,一時間怔在原地,下意識轉頭去看身邊的太子爺本人。

然後又倏然想起她本不是什麽太子妃,根本受不起這些重禮,急忙後退半步,站到裴承翊身後側。

可是目光相對的那一刻,她卻看見他眼裏的期待,和肯定。

那種眼神,仿佛,她真的已經是他明媒正娶的太子妃娘娘。

他把她當成他的妻。

意識到這個微妙的點以後,阿謠下意識想退。

可是還沒等她退,身邊的人更快一步握住她的手,指尖相觸的那一刻,她甚至有些微不可查的顫栗。

兩手交握勾纏,她被牢牢禁錮在他身邊。

而他們並肩而立,足以睥睨天下。

這一刻,男人的眸光深沉如潭水,定定看著她。

滿腔話語幾乎要溢出來。

她與他終於可以並肩而立。

而他願意,將他擁有的一切,都雙手奉到她面前。

……

-

揚州城的災後重建被裴承翊雷霆手段治理的差不多了之後,他又率領手下一道將江南其余幾郡巡查一遍,自此,江南水患留下的後續,便已經處理得差不多。

一連數日,各地傳來的俱是好消息,情形一片大好。

可是裴承翊的身體卻出了些問題。

一是因為他的手臂漸漸有了知覺,不過始終不能恢復從前那般氣力,張太醫決定下一劑猛藥,徹底將裴承翊的手臂治好。畢竟他們太子爺雖然表面不說,可每每看向自己手臂時那種頹然、消沉的目光,讓他們這些輔佐數年的下屬委實看不下去。

可是不曾想,這一劑猛藥下下去,太子的手臂沒見好,人倒是當晚就發起了高熱,怎麽也不退。

二是正當這個時候,洛陽城皇宮裏卻傳來一道急詔。

這乃是皇帝詔令,目的是詔裴承翊回京。可若只是詔他回京也就罷了,偏偏這詔令花了大篇幅辭藻責罵,大意是太子能力不堪,江南水患的事情原本處理起來很簡單,可是裴承翊卻硬生生拖了這麽久,還叫江南起了疫症,病死眾多。

……

可是明眼人都瞧得出來,太子爺果敢強硬,做事當機立斷,又愛民如子,築堤時甚至親力親為……這治理水患,江南幾郡無人不贊太子少年英才,可堪大任。

大約就是這等高功,惹了聖上惱妒忌憚。

皇帝原本倒不是昏聵之君,只是近來大燕不太平,先後又是這江南水患、疫症,又是西北月氏頻頻騷擾,現下還有與其他幾國勾結來犯之勢。皇帝急火攻心,已經臥病在床一月有余,日日湯藥吊著,連頭腦也有些不清醒。

裴承翊人雖不在朝中,卻也有羽翼在朝。自然能探知賢妃桓王母子兩個時不時在聖上面前給裴承翊上上眼藥,偏皇後又與聖上疏離,在這時候吹不了枕邊風,一來二去,太子原本是替皇帝分憂到江南治水,現在反而叫皇帝忌憚上了。

看到這詔書的時候,裴承翊一口血吐出來,人當即便氣得昏了過去。

到了第二天白日也沒醒。

江南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阿謠原本是收拾了行裝準備這兩日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