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頁)

“在下、在下知道這樣說實在唐突,只是在下已經到了難以周轉的窘境,今日若不是姑娘您相邀,在下也一定會先到新桃玉坊拜訪。”

那人說話的時候似乎有些窘迫,也不敢看阿謠,簡單的幾句話,倒說的十分艱難。

阿謠一向與人為善,見狀也不為難人,直說:

“您有什麽難處還請說出來,若有小女子幫的上忙的,我或可一試。”

“多謝!多謝姑娘!”

“是這樣,在下這販藥的活計只算是個中間販子,將大批藥材收上來,略經加工,再售給藥房。由於京中競爭頗多,也經常往其他州郡,月前接了一筆江南的大單子,這批藥在下已經準備好了,可是如今江南水患來往道路戒嚴不通,商人不許往來,這藥,這藥竟要砸在在下手裏啊!”

“我原還以為你是要勸我繼續將那藥房開下去,卻不想你有這樣的難處。”

阿謠頓了一下,

“可為何是我呢?我一個小女子,你這忙我恐怕是有心也無力。”

莫非是因為她不開藥房了,這藥販子丟了一個大客戶,從此便要賴上她了?

雖是不好這樣揣測旁人,可如今阿謠是想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在下實在是走投無路,才想了這樣一個唐突法子,”

那人說著,便倏然站起身,拱手深深給阿謠作了個揖,然後才繼續將後面的話說下去,

“在下聽聞姑娘出身勛貴人家,與我們這些末流商人自是不同,姑娘生意做得這樣紅火,想必有自己的門路。從京城到江南的商路走不通,在下實在走投無路,好在今早突然聽說太子殿下來信抵京,陛下看了信,特令衛國公府的二公子帶人押送物資到江南。”

太子來信?

衛國公府二公子?二哥?

阿謠今日只在早膳的時候見過她二哥,那還是早朝之前,之後她便到玉坊來了,再沒見著人,對什麽情形也不清楚。

二哥這些年倒也跟著爹爹一直在軍中,不過總沒個正形,得空便要尋些樂子,一向算是洛陽城知名不著調子弟。

沒道理聖上會把押運物資這事交到二哥手上啊。

況且,這事怎麽求到她頭上來了?難道這人竟是知道她的身份?

阿謠也不表現出來,只是不動聲色地說:

“這我恐怕幫不上忙,我家雖是官宦之家,卻只是小門小戶,您說的這些人,我們夠不上的。”

“同是在朝為官,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姑娘,在下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剛呱呱墜地的小兒,一家人的生計都指望著這些藥……”

那藥販說著,見阿謠沒有要幫忙的意思,竟是徑直要往地上跪去,嚇得阿謠急忙讓素蕊去扶。

總歸她到底是個耳根子軟的,最後雖未應下這人,卻還是給了個回寰的余地,只說回去看一看,隔日再給答復。

-

是夜。

桓王府邸角門處。

白日裏一身儒生打扮的藥販,此時已經是換了一身衣裳,環顧四下沒人瞧著,方才進了門。

待到被小廝領著面見到桓王殿下,這人才拱手行禮:

“王爺,事情已經辦妥了。”

那上首之人聞言,只是抿一口茶,淡聲說:

“嗯,做的不錯。”

“那您,之前承諾小的的……”

“放心,本王一言既出,此次江南疫病的藥物自然有一半的份額由你供應。”

江南水患之後又是鬧起疫症,所需藥物數量巨大,這樣的一筆交易實在是不可估量。

待到那藥販走後,桓王府的師爺才從屏風後走出來,沉吟良久,才道:

“借這藥販將衛國公府二小姐騙到江南去,爺這算盤打的好是好,只是不知許這藥販這天大的好處,是不是劃得來。”

聞言,桓王微不可查地笑了笑,然後才略顯不屑地說:

“總歸,本王是得不到了,與其這衛國公府的好處日後給了太子,不如將人弄到江南,借著這疫症一並毀了,也省的日後麻煩。”

他抿了一口茶:

“倒是可惜了,這美人,牽扯太多,天妒紅顏啊。”

得不到的,幹脆毀掉。

這樣這衛國公府也只能不偏不倚,哪一派也不幫。

更何況,只要姜謠到了江南,到時候如何安排,讓她死的和太子有沒有關,不全憑他安排?

師爺聽著桓王這話,也不禁擊節贊嘆:

“爺實在好計謀,先是用這藥販引姜二姑娘,又是在朝堂上推姜二公子出來辦押運物資這差事,替姜二姑娘找足了機會,如今就等著這魚兒上鉤了。”

“行了,知道爺手段就行,”

桓王頗為得意,笑了笑,又問,

“太子那邊兒怎麽樣了?”

“回爺的話,您交代的事情那邊已經安排下去了,疫病擴散得很快,不過太子目前還算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