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2頁)

“夫人,二姑娘,端午佳節,瑞王帶著家眷進京朝見,大姑奶奶也跟著回來了,現下人已到了京城,正在瑞王京中一處別院整頓,大姑奶奶已經著了人遞話兒過來,說是得了空便回府來。”

聽到這話,胡氏原本沉著的臉色終於算是撥雲見日,有了喜氣:

“謐姐兒回來了?好,好,是該回來,謠姐兒回來之後,還沒見過她姐姐呢。”

衛國公專情,一生唯有胡氏一個正房妻子,再無旁的小妾通房。

胡氏生了兩雙兒女,大姐姜謐年歲最大,然後是長子姜詔,次子姜談,最後是幺女姜謠。

兩子兩女,皆為嫡出親生,兄弟姊妹間的情分自然深厚。

阿謠小時候還是姜謐帶大的。

只不過,她已喪失了那些記憶。

胡氏說完,又看向阿謠,略顯興奮地說道:

“謠兒可想見你大姐姐?娘已經要迫不及待了。”

自打大女兒嫁入瑞親王府,隨著夫婿出了京城,遠去封地,胡氏每每都要兩三年才有機會見上。

卻沒想今年端午要大辦,各路王侯都進了京來朝見。

確是難得的機會。

阿謠勾起一抹笑,柔柔地點頭:“自是想見的,娘,不如我們不要等了,整理儀容去大姐姐府上拜訪吧。”

姜謐難得來京,作為母親、娘妹忍不住相思之情上門拜訪再正常不過,這下胡氏更是喜色難掩:

“好,好啊,我都沒有想到,還是咱們謠姐兒機靈。”

胡氏說罷,便沖著宋嬤嬤說道:

“快叫人來梳洗。”

“哎,老奴這就去。”

待到母女二人整頓一新,坐到馬車裏的時候,胡氏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低聲同阿謠說:

“謠兒想去你姐姐府上,還存著想避著有些人的心思吧?”

阿謠也並不否認,默了。

胡氏低嘆了口氣,說道:

“不見倒也好,省得徒添煩惱,只是謠兒,你記住,在爹娘身邊,什麽也不用怕,知道嗎?”

“我知道了,娘,可不可以不要將這件事告訴爹和哥哥們?”

她說的自然是有關她與裴承翊的事情。

胡氏雖不知道那納了阿謠做妾的人到底是梁期還是裴承翊,可還是聽了女兒的,默默應下。

-

胡氏領著阿謠到瑞王別院去拜訪的時候,瑞王府一眾人已經整頓完畢,姜謐正和夫婿坐在園子裏邊喝茶邊等著她們來。

母女三人這麽幾欲垂淚地交談一番,又說了些體己話兒,這才算是平靜下來。

平靜下來以後,阿謠方才聽見外面傳來一陣幽幽的琴音。

分明是頂好的日子,那琴音卻如泣如訴,讓人不免覺得彈琴的是個傷心人。

阿謠忍不住開口問:

“姐姐府上這是何人在撫琴?”

聞言,姜謐看了眼隔壁園子琴音傳來的方向,眼中不無憂慮,說道:

“是家中小姑,端午宮宴小姑要入宮奏琴,所以日日撫琴練習呢。”

入宮演奏……?

可這琴聲聽起來哪裏像是練的入宮能彈的曲子?

阿謠默了默,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便只道:

“郡主琴彈得這樣好,定是個風雅妙人。”

“我倒記得小妹幼時也喜歡古琴,後來還有沒有再學了?”

“學倒是學了,只是我才疏學淺,學的粗陋些。”

“小妹慣來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