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蘇解語VS顧平川】春若有情應解語(上)(第2/3頁)

顧平川撣了撣衣袖上的雪花,眸光微斂,淡聲問道:“那麽陛下的意思是……不想讓大將軍去打這場仗,以免再次造成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孤……不知道。”榮尋目露悲戚,長嘆一聲,語氣憂郁道:“孤不知道。孤當然不希望大將軍去打這場仗,再增加不必要的犧牲。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就算我們不去打,西昭人一直虎視眈眈,朝堂上恐怕也無人能安睡,邊疆百姓亦是少不了受苦。孤就不明白,什麽是對的什麽才是錯的了。”

“簡單。”顧平川淡淡一笑,道:“陛下,判斷一場戰爭的本質,要看它是為了什麽而發動的,過程中又是怎樣處理棘手的問題的。臣想問問陛下,覺得與西昭的這一戰,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麽?”

榮尋眉心緊蹙,沉思良久,道:“孤覺得是為了兩點,其一是讓西昭知道我們的態度,不希望他們繼續覬覦大燕的國土,其二是要從他們手中奪回自己失去的土地,保護那些本屬於大燕的百姓。”

顧平川眸光微動,卻未表態評價,繼續道:“那要是那些百姓更願意跟著西昭,不願意回歸大燕呢?陛下可會強求?”

榮尋倒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聞言一怔,又花了比剛才更長的時間來思忖,而後緩慢而堅定地搖搖頭,道:“不。孤一直關注著大將軍的戰報,要他把嶽城百姓的情況也一並寫上。至少根據大將軍的匯報來看,嶽城百姓在西昭占領的這半年過得並不好,回歸大燕治下是非常高興的。如果平津到茺州,所有百姓都這麽認為,孤當然高興。若哪個地區的民心所向更願意被西昭統治的話……孤也就不打算去苦心征戰了。”

“可是。”說完,他眉心又結了愁緒,裹緊大氅,道了聲:“總這樣征戰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孤沒有那個征服四海威懾九州的野心,只想自己的百姓安居樂業。”

而後長嘆:“如果有不靠戰爭就能解決爭端的方法多好。倘若從此能讓大燕盛世太平,哪怕教孤以命相換,孤也是願的。”

“所以陛下才一直暗中打算削減兵部,並派人去與西昭議和,甚至想要聯姻,只是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顧平川若有所思道。

“……”榮尋面色一僵,有些尷尬:“又被相公發現了……”

顧平川笑了笑,停下腳步,轉身看著他,道:“陛下可知,百姓安居樂業的要因是什麽?這要因不在西昭,而在我大燕。若要百姓安居樂業,必需我大燕國富民強,實力雄厚。這樣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強敵才不敢來犯。而在實現這種國力之前就削減兵力,回避戰爭,是不合適的。只會像之前尚文輕武的那段時期一樣,被人視為可以肆意欺淩的羔羊,難能安枕。”

“那孤該怎麽辦?”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榮尋顯得有些焦慮。

“陛下且記著,我們要有軍隊,無論何時都要有,這是保衛國土和百姓的一道強有力的防線。但我們可以不主動出擊,只將這力量用在必要的時候。並且積極發展國力。當我們比周圍的任何一個鄰國都繁榮昌盛百倍,又有實力雄厚的大軍之時,自然也就會受萬國朝拜,無人膽敢來犯。陛下想要的太平盛世也就可以實現了。而眼下我們要做的正是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實力,不再如前朝一般甘願成為刀俎下魚肉,滿足於短暫的平靜。但也不能如卓文遠那邊好高騖遠,急於求成。陛下,您要有耐心,也要有魄力,廢舊立新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顧平川耐心解釋道。

榮尋邊聽,邊想象他構建出的美好藍圖,只覺心生向往,不由頷首道:“孤想做,相公會相助於孤嗎?”

顧平川眸光深邃,挺拔而立,緩緩擡手,恭敬地朝面前的帝王深深一拜,正色道:“臣定當殫精竭慮,萬死不辭。”

榮尋見狀,趕忙從袖套中將雙手抽出來,溫熱的掌心緊緊握著他發涼的雙拳,攙他起身。而後也對他拱手,謙恭地行了一禮,鄭重道:“那孤便將後燕百姓的福祉,托付給相公了。”

雪越下越大了,在朔風中打著旋兒,遮天蔽日地落下。身披白袍,頭戴玉冠的少年帝王,好像與這天地間的大雪融為了一體,衣擺隨著冷風翻飛,柔弱的身軀似也輕飄飄地發顫。

顧平川可不敢受如此大禮,趕忙將他扶起,看他已凍得面色些許發紅,便教宮人先陪他回去暖暖身子,稱自己還想再走走。

榮尋心中郁結已解大半,念還有奏折要批,對自己的身體也有數,不敢逞強再在外面凍著,便領著宮人去了

偌大的禦花園裏只剩下了顧平川一個人。

從前卓文遠在位的時候,後宮裏有許多美人,這禦花園裏也還有幾分熱鬧。如今因為榮尋的後宮尚且空置,又一切從簡,整個皇宮都人丁稀薄,昔日繁華的花園自然也就變得冷冷清清,顯出幾分淒涼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