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事了拂衣去(大結局)(第3/5頁)

桑祈覺著是個好主意,連連點頭,道:“有志氣。”

蓮翩則不由分說,回身緊緊抱住了他。

於是,在洛京過完年,一出正月,這支由大將軍閆琰率領的征討西昭的隊伍便出發了。與其同行的還有要去茺州的桑祈和晏雲之。

又是一次別離。

與往常幾次不同的是,人們面上都帶著笑顏。

前來送行的人很多,與他們一一道別,叮嚀囑托。態度少不了有像清玄君這樣隨便說上一句“記得帶禮物回來”的瀟灑隨意,也有像顧平川這樣,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珍重”的戀戀不舍。

一路跟隨,送到了洛京城外,一行人才停了腳步。

而後旌旗高高擎起,在風中搖曳招展,大軍便浩浩蕩蕩地催動了馬蹄,絕塵而去。

晏雲之和桑祈跟在隊伍最後。

臨別前,她又回頭看了洛京的方向一眼,將這座沉澱了她青春年華中,無數悲歡喜怒的古城,和城裏那些可愛的人們深深印在腦海裏,笑著朝越來越小,直至看不真切的那群人影招手作別。心中不舍的同時,亦知人生無處不分別,有緣總會再相會。而自己與這些人,這座城的緣分,定是糾纏一生,永遠也斬不斷的,無論分隔多久,無論相去多遠。

待到那些身影徹底消失不見,她才轉回來,往身後的男子懷裏一靠,還沒走遠,就已經開始暢想起未來來,問道:“你說我們到了茺州之後,再繼續向西走走好不好?聽說西昭境內有成片的沙海,我還沒有見過那般景象,很想去看一眼。”

“都好。”晏雲之一手握著韁繩,一手牽了她的手,淡淡一笑。纖塵不染的白衣飄蕩在風裏,眉眼淡泊高遠,長發灑脫不羈,仿佛他本就是個遊蕩凡塵的仙人,這天地間自應無拘無束,任意去留。

只是因為她,才握有了牽絆。

笑容安閑自在,心滿意足的她,亦然。

(全文完)

立天地,好男兒萬古流芳(完結感言)

故事講完了,我從來沒有這麽依依不舍。在文档裏敲下“全文完”那三個字的時候,腦海中的畫面仿佛仍未定格,每一個人物都還在那麽鮮活生動地,繼續著他們自己的生活。

早在開文之前,我就跟每一個問起結局的人都說過,這篇文是我所有思路中,結局最好的一個,好到讓我自己覺得有種功德圓滿之感。

我喜歡這裏幾乎每一個人,尤其是男人們(可能只有宋落天不算)。

這個完結感言的題目取自我很喜歡的一句歌詞——“立天地,男兒萬古流芳”,指的也是文章中的很多男子。

首先說男主晏雲之,他是我心中摯愛的一位古代男子的化身。他生性樂乎山水,不喜朝堂紛擾,卻對教育頗為感興趣。才情卓越,高雅清貴,絕然不群。既有名人雅士之賢,也有匡扶社稷之力,更有品行出眾之德。在他身上,完美地體現了我心目中,聖人應“亂世做英雄,盛世為隱俠”的人生哲學。

晏雲之的形象,個人感覺在我塑造過的男性角色裏還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是結束的時候,我仍然不敢說出心目中那個一直比照著來寫的原型是誰。因為慚愧地覺得,便是這個月明風清,白衣絕世的男子,怕是也不及那人的萬分之一。

他的幾個朋友中:

倔強凜然,剛毅不屈,憂國憂民,最終守節而死的名士嚴三郎,可能是長歌當哭的阮籍,也可能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潛,一身正氣,卻沒有和他們一樣選擇歸隱,而是一直對世道的濁流進行著不懈的口誅筆伐,至死方休。盡管如此,在他心裏,名與利卻都不值一提。他在乎的,只是自己想要這麽做,就必須去做而已。

放任自流,不受禮教和世俗眼光約束,逍遙寫意,卻也有著正確三觀的清玄君,似乎才是那個真正的隱士,胸懷寬廣,隨遇而安,超脫紅塵之外,卻始終割舍不下友誼的牽絆。他說“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的時候,可以看出來,超脫之外,也有著絲絲縷縷的不甘。他對這蕓蕓眾生,不是不愛,而是苦於太愛,面對這浩瀚蒼穹之際,又對自己個體力量的渺小有著深入的認知。

傲骨清絕,厚積薄發,為成大事能忍辱負重的顧平川。盡管一開始走過彎路,卻如蘇解語所說,是一個真正的“君子”。他恪守君子之道,致力於服務家國天下、蒼生社稷,亦有著君子的成人之美。

都是我心目中“好男兒”的代表。

其中有意思的是,有人曾經批評過我,說不應該寫嚴樺和清玄君這兩個人物,他們身上的性格色彩與晏雲之有些雷同,削弱了晏雲之的主角光環。

然而我卻覺得,晏雲之的光環是誰也奪不走的,這兩個人物不但沒有抹殺他的光輝,反而從側面凸顯出了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