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頁)

卓泰瞧見恭親王的臉色,便知道他相信了五六分,便趁熱打鐵說道:“阿瑪,別的不說,您想想,咱們這幾年都有意和八貝勒府疏遠關系,八福晉又同六弟才不過見過幾面罷了,為什麽突然借給他八千兩,這要是沒目的,兒子不相信。”

“你說得對,老五。”恭親王沉著臉,點頭說道。

“那該死的郭絡羅氏竟然是有意包藏禍心來害在咱們!”文殊保氣得捶了下桌子,他動作一大,就扯到身後的棍傷,疼得面無血色,齜牙咧嘴。

“你也反省下你自己,要不是你貪小便宜,怎麽會被人算計了。”恭親王不客氣地指著文殊保,罵道。

文殊保不敢作聲,低著頭,一副委屈的模樣。

恭親王是越看越氣,索性也不瞧他,眼神看向卓泰,露出幾分賞識,先前他怎麽沒發現卓泰的腦子還挺好使,今兒個若非卓泰這麽分析,他恐怕還想不到這一層上去。

“老五,依你說,現在這個情況,咱們該怎麽辦?”恭親王對著卓泰問道。

卓泰心裏暗暗欣喜,眼神一轉,看向恭親王,道:“阿瑪,我看這事,咱們是撇不清的,不過,八貝勒府也不幹凈,咱們若要脫局,便得將八福晉放貸之事爆出來,這樣一來,想來京城眾人也無閑心思留意咱們府上的事,即便有人追問,咱們也大可推脫說是六弟被八貝勒府坑騙了。”

恭親王眯了眯眼睛,在心裏頭暗暗盤算了這番計劃,點了點頭,道:“好,就按照你說的辦。這事,我就交給你來辦,你可有信心?”

“兒子願意為阿瑪效勞。”卓泰壓著激動,沉穩地說道。

三天之後,早朝上,陳禦史就站出列來,狀告八福晉郭絡羅氏放貸,逼死百姓,而八貝勒則明知此事,卻讓人將此事打壓下去。

陳禦史的話音落地,整個大殿就都靜了靜。

胤祀臉上既驚又怒地朝著陳禦史看去,他握著拳頭,掌心裏滿是冷汗,故作憤怒地說道:“陳禦史,你這是在胡說八道!本貝勒和福晉怎麽可能幹出這種事來?”

“八貝勒,您當然不肯承認,可是老臣手上有人證物證,能證明八貝勒府的確放貸逼死百姓。”陳禦史不疾不徐地說道。

“你既有證據,那呈上來。”康熙微沉著臉,說道。

“是。”陳禦史淡然自若地從袖中取出狀紙,遞給了梁九功,他恭敬地說道:“陛下,這狀紙乃是數日前那被逼死的一家四口剩下的小閨女送到老臣府上,那小閨女現如今就在老臣府上,陛下可讓人傳她上殿作證。”

康熙看著用鮮血寫成的狀紙,微微點了點頭。

李德全立即帶人出宮去領人來。

大殿內安靜地連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心裏頭卻各有心思,胤褆眉頭微皺,眼神在太子和胤禛身上掃過,心裏頭思量著今日的事到底是誰的手筆,這陳禦史又是誰的人。

而胤禟等人則心裏頭暗道活該,這郭絡羅氏放貸的事,他們也都有所耳聞,只是沒證據,故而就沒提起過這件事,眼下這事被捅到老爺子跟前,要是確實的確如此,那無論是胤祀還是郭絡羅氏,怕是都要討不了好。

字字泣血的狀紙看得康熙拳頭緊握,等李德全帶那小姑娘上殿,康熙瞧見那瘦骨嶙峋的小姑娘時,心頭便有一股怒氣油然而生。

“民女劉氏拜見萬歲爺,萬歲爺萬歲萬歲萬萬歲。”劉氏顫抖著嘴唇,重重地了磕幾個響頭。

“起來吧。”康熙瞧見她這模樣,心裏頭有些不忍。

這一家四口死得就剩下她一個,還為了這事,以血為墨,寫了狀紙,這孩子可憐啊。

“多謝萬歲爺。”劉氏感激不盡地站起身來,低著頭。

胤祀上下打量了劉氏一眼,眼神中露出不善的意味,他抿了抿嘴唇。

“就是你要告八貝勒府放貸逼死你爹娘?”康熙問道。

“是,萬歲爺。”劉氏說起這事,眼眶泛紅,語氣帶著哭腔,“家父乃是進京趕考的秀才,因著我外祖父瞧中,便和家母成親,生下我和弟弟,今年年初,家母病重,有人找上家父,說是能放貸給家父給家母治病,讓家父簽字畫押,貸了三十兩。家父想著那人自稱是八貝勒府上的人,信得過便簽了,可誰知道,簽了後才知曉那人做了手腳,這貸三十兩,一個月就得還一百兩,而且,若是不還,一年過去就滾到上萬兩去。家父實在還不起這筆錢,就找上八貝勒府,想跟八貝勒求情,可卻被八貝勒府的門子活活打死,家母得知這事,也氣急攻心,去了。我那弟弟年紀尚小,沒了爹娘,也很快就死了。剩下我一個,八貝勒府的人還想拉著我,把我賣到,賣到……”

那劉氏說到這裏,漲紅了臉,不願再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