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三合一)(第5/6頁)

——這也是杜老一看那篇論文,當即就拍案叫絕的原因。

那篇論文內容翔實嗎?翔實。數據得當嗎?得當。但比起它最出眾的那個有點,其他的優點反而不算什麽了。

那個最出眾的優點就是,這篇論文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

要知道,武器是常換常新的,而經典的技術則是通用的。

這豈止是解決了一個藥火炮的難題呢。

在關於芯杆的核心技術闡述上,用這種方法,足以解決一個系列的液體武器的難題啊!

果不其然,他把這篇論文拿給自己的老朋友看,老孔立刻為之叫好。

不但如此,他還硬生生地拉來了這麽多人,陪他一起研究。

還別說,這麽一研究,居然還真發現了不少東西。

——大家雖然都不是專門研究過藥火炮的,但軍工裏很多技術都是互通的。

細細品讀之下,這群在軍工設計裏混跡了二十年打底的研究者們就發現,這篇論文裏的可圈可點之處,還真是不少啊。

芯杆的特殊設計是一個,內部的動力系統組裝方式又是一個。

在把這篇論文的動力系統部分讀了又讀以後,另一個披著研究員大褂的中年人也不由得感嘆出聲。

“今天算是知道什麽叫後生可畏了。這個學生要是學院派出身的話,還真就寫不出來這種東西!”

畢竟,學院派不會用這種方式來處理動能系統。

他們自有一套更簡潔、已經得到前人經驗證實的、只是不適用於液體火炮的法子來對動力系統進行設計。

現在這條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死胡同,不是天才或者野路子,都走不出來。

而依照中年人的看法,這個學生或許兩者兼並。

“只能說不愧是B大啊。”有人笑著嘆道。

“要不是看到論文一作二作都是學生,連個指導老師都沒有標,我真是難以想象這會是學生的作品。”有人感慨道:“咱們的學生都還做不出這種東西呢。”

“多半是家裏就有軍方的背景,從小耳濡目染吧。”

對於這個看法,大家都表示同意。

還有的人拿A國前幾年的事情舉了個例子。

“之前A國不也出了一個十四歲就在地下室搞核彈的嗎。他們能有,咱們這裏也不差什麽。這個孩子既然有這方面的天分,那就不能耽誤了。”

大家把論文攏了攏,排好順序重新還給孔老,有人知道孔老在此事上的心結,還恭喜他:“您這次的項目,多半就能成了!”

要是這個項目當真試用成功,那就是國家又多了一門新的技術啊!

孔老一向嚴肅的臉上,此時都露出了笑容,這笑讓他臉上的皺紋更加清晰。但那又怎麽著,老頭子今天高興!

他為有了新的技術創想高興,他也為自己國家能有這樣的學生而高興!

等到同事們都從辦公室散去,杜老端著茶水,朝著自己老朋友的方向靠了靠。

“怎麽樣,老孔,我看你眼珠子發藍,準是沒想好事。”

孔老笑而不語,只是很滿意地撫摸了一下論文的封皮。

過了好一會兒,連杜老手裏的茶水都喝下去半盅了,孔老才慢悠悠地說道:

“老杜,你說我再收個學生怎麽樣?”

這話一出,杜老立刻睜大了眼睛。

“行啊你,老孔,真有這麽看好人家?你這個徒弟要是收下了,這可不就多半是關門弟子了嗎?”

杜老一邊說著,一邊又去拿論文的第一頁。

他湊趣地說:“看看這個論文的專業程度,估計不是工程院的,就是物理院的,和你也算是正好對口……誒呀!”

杜老之前一直沒有注意論文封皮上面的名字,只是聽主編說這是個B大讀書的學生。

現在認認真真地打量了一眼封皮,杜老這才發現,第一作者居然是個小丫頭的名字!

“難得,難得,這論文的作者竟然可能是個小姑娘!”

有“葉千盈”這麽一個明顯女性化的名字珠玉在前,杜老不敢亂判斷“沈瀚音”的性別。他笑著把論文封皮指給孔老看。

“要是兩個都有真才實學,那老孔你幹脆兩個人一起帶好了。最後要是能教出一對關門弟子、軍工金花來,放到後世也是一段佳話啊。”

這話一落,孔老臉上本來就有些糾結的神色,頓時變得更加猶疑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拍板決定道。

“先讓潘大校去找人簽保密協議!”

等潘大校保密協議簽完了,他就知道這兩個學生是個什麽樣的人,也好知道自己方不方便收下!

——————————

“宿主,您的名氣值上漲了。”

學習空間中,埋頭於數論之中的葉千盈突然接到了系統的提示。

“漲了嗎?可能是因為給沈瀚音發了通稿,所以順便帶出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