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2/2頁)

皇長孫答道:“皇瑪法常為弘昭答疑解惑。”

太子慢悠悠地翻閱,突然問道:“弘昭可有志向?”

皇長孫一懵,下意識地答道:“弘昭想像皇瑪法和阿瑪一般……”皇長孫說到一半,意識到不妥,又連忙改口道,“兒子是說,兒子也想造福百姓,保衛大清。”

太子卻未在意皇長孫話語中的涵義,而是繼續問:“可想過做別的?阿瑪幼時一心想做一個好太子,每日所學所想皆在此,從沒有過旁的興趣,如今想來倒是頗為遺憾。”

皇長孫歪歪頭,理所當然地說:“為何不能有旁的興趣?弘昭以為,並不沖突。”

太子恍然,失笑道:“是了,你和阿瑪當初的處境並不相同,確實無法等同視之。”

雖然康熙和太子對皇長孫的要求甚高,但皇長孫確實不如太子當年壓力大,滿朝文武都在看著他這個太子,還有優秀的兄弟們一同成長,相比較下來,皇長孫的成長環境過於優渥了。

如果弘昭的志向是效仿皇瑪法和阿瑪,這樣的安樂顯然不足以磨礪他……

“回京後,阿瑪便向你皇瑪法請示,讓弘晴、弘昱、弘暉幾個也每日到皇宮內讀書吧,你作為兄長,好好照顧幾個堂弟。”

太子說得自然,可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康熙對他的成長留下太多的痕跡,某些事情的思考上也會不自覺地靠攏。

而皇長孫自然不會拒絕,因為皇宮裏除了一個弟弟弘星與他年紀相仿,剩下的不是太小就都是叔叔,有其余堂弟進宮來,他喜聞樂見。

當然,此時的皇長孫並沒有預見到,未來和他爭皇瑪法寵的人會變多,且他如果不想被弟弟們比下去,也不能有絲毫懈怠,甚至要優秀出十倍百倍才能維持皇長孫的顏面。

皇長孫只想到一點,那就是他以後走到哪兒,後面都是一串兒的弟弟,不像以前,他輩分小還要面對叔叔們的客氣對待。

容歆進來時便見到一臉喜氣洋洋的皇長孫,得知緣由之後,略顯同情地挑眉,顯然,這只是個開始,習慣依賴長輩、懶於動腦的皇長孫需得珍惜這最後一段安逸的時光。

太子清醒的消息自然也迅速送到康熙處,而康熙並未作出表示,只輕飄飄一句“知道了”,完美展現他的小心眼兒和自尊心過剩。

其後幾日,太子依舊在院子裏靜養,始終沒有露面,但外面的風風雨雨,從未停止。

太子生病的這些日子,德州城內有人散播太子生病的消息,隨後康熙對太子不滿的謠言傳得滿城風雨。

太子確實極得民心,百姓們不知道背後有人煽風點火,但他們真心敬愛這個愛民如子的太子,真心期盼他恢復健康,城內外的百姓開始自發地為太子祈福。

其中也確實有一批百姓受到蠱惑,對康熙這個帝王頗有微詞。

康熙說是毫無芥蒂當然完全不可能,可這個局面有他的放縱和引導,他現在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拔除反清勢力之上。

而棠婉被康熙從容歆處帶回,不過是換了一個扣押的地方,並沒有因此得到自由。

康熙通過她的口,再配合彭氏送來的消息,一點點摸到前朝反清余孽的組織,摸清他們的底細,這一切都進行地悄無聲息,恐怕對方還在為他們的計劃成功洋洋得意。

就是康熙認為可以將亂黨一網打盡之後,為保萬無一失,決定禦駕啟程回宮。

太子的病還未痊愈,太子也不想痊愈,容歆便受命於太子,向康熙請示:“太子留在德州養病,暫緩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