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2頁)

此時,後院裏的淺緗聽聞外人離開,便帶東珠來到此處。

三人套上罩衫,帶上面罩和手套,慢慢整理那些書籍畫卷。

楊鎮和畫師所作,皆用漢字,而那些外國書籍,各國語言皆有,哪怕楊鎮已經極盡可能將其中一小部分作翻譯和標注,依舊教人一頭霧水。

淺緗拿起其中一本,不解道:“太子殿下和您尋這些天書來,真的有用處嗎?”

“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並非只用在戰場上,無論這些書有無用處,也得咱們了解過後才能評判。”

容歆對英語還有些記憶,比起淺緗她們,好歹不至於毫無頭緒,此時望向淺緗手中的書,便見封面上的字母拼出來的名字,正是艾薩克·牛頓。

而淺緗一聽,點頭附和道:“您說的有理,咱們大清是天朝上國,哪能叫那些紅頭發綠眼睛的人蒙騙了去。”

容歆本意並非如此,不過按照本朝人普遍的心態來看,淺緗這麽說確實更能夠接受,便點頭認可她的說法。

三人帶著幾個毓慶宮的宮侍折騰一下午,總算將書都搬到書房中去按照分類擺放好,然後趕在宮門落鎖前回到宮中。

太子妃只簡單問詢幾句便罷,並不多關心。

之後的日子,容歆一有閑暇便帶東珠和淺緗去宮外宅子裏整理東西,淺緗看到稀奇古怪的東西只覺稀奇,東珠卻是對某些東西表現出非常直白地敏銳。

有幾本書,容歆看上面的圖畫圖形,大致能猜到是物理數學相關的書籍,但像她和淺緗,不感興趣或是看不懂,很快就會放棄去關注,東珠卻能盯著一個圖形看許久。

容歆忙碌之余便會想,或許他們先前對東珠的安排,仍然有些偏差,如若傾盡全力去教導她,不知道會成長到什麽樣的高度……

這樣的念頭,產生之後便無法消除,因而容歆也不等太子回來,便請九阿哥胤禟到她的宅子做客,又提前依照太子的吩咐,向九阿哥引見楊鎮。

九阿哥這些年一直在學習西方語言,與楊鎮簡單交流幾句,便邀楊鎮每日到他府邸教導。

容歆在一旁等他們交流完,這才拿出東珠比較感興趣的書,對九阿哥道:“可否請您幫忙,命鴻臚寺的大人先將這些書翻譯出來?”

九阿哥二話不說便接過來,看向她們正在封箱的書,問道:“那些是什麽?”

“是些別國的宗教書籍,不便傳播,我準備等太子殿下回來,便交由太子殿下封存起來。”

九阿哥嫌棄地皺眉,“這楊鎮難道不知道甄別嗎?帶這些烏七八糟的書回來作甚?”

那些外國的傳教士,有一些確實為大清帶來許多先進的東西,可還有一些人,傲慢地對大清指手畫腳,不遵守大清律法,朝中眾多人極為厭惡。

人們對異族本就易存偏見,且九阿哥因為打交道的多一些,見識過一些百姓被洗腦,是以更加不滿。

容歆也聽聞過一些,因而也不去勸解九阿哥,只為楊鎮說話:“太子殿下命楊先生收羅,他自然不敢擅作主張。”

就像容歆所說,這些東西有沒有用,拿回來,太子自然會評判,但是楊鎮不能主觀評斷。

此次借用海商的商船,他們拿回來的有限,等到太子和大阿哥的商船回來,估計上頭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需得更加費力的甄別,這是為保安全,必須要做的步驟。

而他們做這些究竟有沒有用?恐怕得百年後才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