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2/3頁)

淺緗眼中含著不舍的淚,強抑制住淚水湧出,笑道:“我也想去陪著皇後娘娘,想去祭拜齊嬤嬤,想看看我們日後長眠的那片梅林。”

她如此說,容歆實在說不出拒絕的話,這些年淺緗寸步未離地守在宮裏,屬實辛苦。

容歆垂首,思索再三,擡起頭對淺緗道:“這件事,我記下了,只是此時有些突然,這些年輕的宮女們也不見得能立即擔起事,再過兩年,如何?”

“理應如此,我身上還有些差事,總不能突然撒手不管。”

容歆拉起淺緗的手,充滿歉意道:“這些年,正是因為毓慶宮有你,我才如此放心,往後你便輕輕松松地過。”

淺緗的眼淚終於控制不住,刷地一下流下來,哽咽道:“殿下和格格不能沒有女官,往後,也請女官多顧念自己。”

容歆離開過兩年,回來後便已確定,往後余生,皆要圍著毓慶宮度過,這在大家心中已成共識。

淺緗語氣中滿滿地愧疚……

容歆不在意地笑道:“咱們皆問心無愧地活著,便已足夠。”

兩人這一日的交談,容歆並未立即便跟太子說,而是想再過些時日,等一個更合適的時機,再與太子提。

這時,康熙巡幸塞外的時間確定,宮內外又開始忙忙碌碌地準備起來。

康熙最重視的孫輩兒依然是皇長孫,無人能出其右,但他也開始關注東珠,並且大開方便之門,為東珠請了眾多先生教導,不時便會問一問他們東珠的天賦更傾向於何處。

而這些先生只是做到更加規範的教導,根本無法從東珠處得到任何回應,真正了解東珠的人,還是只有容歆一人。

其實康熙問容歆會更加直觀明了一些,可康熙始終與容歆僵持著,就是不願意作出任何緩和的舉動以至於落下風。

容歆也不去主動破冰,僵持便僵持,蝸居在毓慶宮,直到禦駕巡幸塞外開拔那一日,才再一次見到康熙。

兩人照面後,容歆懶得想康熙會有什麽心情,只知道她果然是絲毫不想念康熙。

巡塞外走陸路,不比走水路時舒服,這一次,康熙主動提出帶著皇長孫和東珠同行,而大阿哥不能容忍他有絲毫落後於太子,依舊請求帶著三個女兒同往。

康熙對大阿哥更無奈時也有,這一點小事,既然他本人不在意女兒舟車勞頓,康熙便應允下來。

寶嫻是個嫻靜溫柔的性子,其實並不十分喜歡出遠門,只有吉雅和完琦對這樣的行程興奮不已。

容歆又是和幾個格格坐在一輛馬車上,看寶嫻拿起書,便勸道:“馬車晃動,讀書對眼睛無益,您若無趣得很,便看看窗外的景致,越往北便越與京城和江南迥異。”

大阿哥是對的,女子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何不被人說是見識短淺,且也不利於身體。

不必與旁人對比,只看吉雅,小寶嫻一歲,可習武多年,個頭已攆上姐姐,而且還更強壯健康。

當然,以如今盛行的審美,寶嫻這樣的大家閨秀,想必才是各家期望的媳婦樣子。

不過大阿哥是極不喜的,依然幻想所有的女兒,都得一句“虎父無犬女”的誇贊,為此,他和“柔弱”的大福晉沒少爭執。

這些,都是小喇叭完琦透露給容歆的。

容歆臉上帶笑,從座下的櫃子中抽出一個木盒,放到寶嫻面前,“這是雪青嬤嬤做得點心,加了枸杞和大棗,還有一點阿膠,養氣血,您用一些。”

“嬤嬤偏心!”完琦抱著容歆的手臂,撒嬌道,“只給姐姐吃,不給我們。”

“哪能不給您,只不過您和東珠格格年紀小,只許嘗一嘗。”

這個限制,並未包括吉雅,是以,吉雅捏起一塊兒點心,當著完琦的面,兩口吃完,又捏起第二塊,完琦便與姐姐搶起來。

她們沒少吃雪青做得吃食,只是姐妹間親近地玩鬧罷了,容歆也沒管,又從櫃子裏拿出另一個盒子,放在小桌上,隨她們吃用。

大半個月,她們皆在馬車上如此度過,只途中路過某一在京中便定好的歇腳之處,才停個一兩日,然後到達最終目的地——興安圍場。

所有人皆住帳篷,格格們初次見到這樣的地方,不免有些興奮,只是圍場中還有眾多蒙古貴族和勇士們,容歆便約束著幾人,暫且待在帳篷中,等她了解清楚這一片的情況,再帶著幾人在帳篷周圍走動一二。

容歆第二次到興安圍場來,雖已年時久遠,但當年的記憶仍舊清晰,因此無論離營地多近,都會帶足護衛,以防萬一。

大公主茉雅和二公主金嬋也來到興安圍場,除陪伴皇阿瑪,大多數時間皆與容歆幾人待在一處。

八旗子弟和蒙古勇士們一同圍獵數日,容歆也帶著幾個格格轉遍營地周圍,正待寶嫻和完琦的興致消失殆盡時,康熙決定在圍場舉辦一場比武,由八旗子弟對陣蒙古的年輕一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