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頁)

父母親人……

容歆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他們了,父親容大和母親丁氏如今也已年邁,但容盛是個孝順的,是以兩人晚年應是享福的。

去年容盛的信裏提到,母親丁氏生了一場病,不要命,但蒼老了許多;至於父親容大,歲數上來,免不了有些陳年舊病折磨。

容盛說兩人近些年念叨她的次數越來越多,還教容盛在信中小心地問她從遵化回去之後能不能見一面……

其實容歆與他們也不過是生分而已,早年那些事情並非什麽大的怨憤,是以她對於滿足老人家遲來的愧疚和親情並不十分抗拒。

而一直以來,他們皆在維持著一個家庭和睦的表象。

是以,容歆對十二阿哥的問話,回答地十分坦然:“是在宮外,只是我長年在宮中,輕易見不得面。”

十二阿哥頓時便淚汪汪道:“我兩年未能見到皇阿瑪已是思念不已,姑姑這般久見不到家人,會不會不記得親人的容貌了?”

容歆聞言,與蘇麻喇姑對視一眼,隨後才答道:“既是親人,定然是不管分開多久,一見面便會心生親近的。”

十二阿哥一聽,立即展開笑臉,“那胤祹要好好讀書,等皇阿瑪來時便會發現胤祹十分勤奮。”說罷便不再閑聊,回去拿起書,認真地背起來。

容歆和蘇麻喇姑不打擾他,便出了書房。

蘇麻喇姑嘆了一聲,道:“如此,我便更不能教十二阿哥陪我待在孝陵了。”

容歆頷首,勸道:“您已在此處陪太皇太後兩年,不若皇上謁陵後,便一同回去?”

“你還不準備回京?將你一人留下,我放心不下。”

“我本也準備和齊嬤嬤兩人到此。”容歆挽著蘇麻喇姑的手臂,笑道,“您不必念著我,咱們按照各自的步調走便是。”

蘇麻喇姑思索片刻,道:“若非要照看十二阿哥和我,你也不必如此奔波,我隨皇上回京便是。”

“我萬萬沒有嫌棄您之意。”

蘇麻喇姑拍了拍容歆的手,“我知道,你還要去村裏,早些走,莫貪了黑。”

容歆瞧了眼天色,應道:“您幫我與十二阿哥說一聲,我便不去打擾他了。”

“好。”

容歆這便離開行宮,而她剛走了兩刻鐘,太子便率領眾多侍衛出現在行宮中。他聽得蘇麻喇姑說明容歆的去向,也不耽擱,立即便又追了上去。

太子等人騎馬腳程快,小半個時辰便追上了容歆的馬車,正好在村子前那一片梅林匯合。

容歆下了馬車,瞧著太子才馬上一躍而下,面上現出激動之色。

“姑姑!”太子一個大步便來到容歆面前,同樣神情激動,但他打量了容歆幾眼,便皺緊眉頭,“姑姑,您怎地憔悴至此?也瘦了許多。”

容歆本還想感嘆兩年未見,太子變得更高大俊朗,聽了他的話,立即解釋道:“這兩年一直茹素,瘦才是正常的。”

至於憔悴,容歆直接忽略,對太子催促道:“齊嬤嬤的靈堂便設在村中,咱們先進村,莫要在這兒受寒風。”

太子來意便是為齊嬤嬤,便順她的意,親手扶著姑姑上了馬車,方才跨上馬,一同往村子裏行。

這一眾人進村,自是引起村中人的注意,哪怕皆穿著常服,他們身上的氣勢,也教村裏人覺著不同凡響,紛紛躲在家中偷偷打量著他們。

“瞧見前頭那位公子了嗎?可真是俊……”

“那身上的料子,看著比縣裏老爺身上的都好,沒準兒是從府城來的。”

“這也不知道是些什麽人物,許家那孤兒寡母可真是走了天大的運道。”

“大人物怎會將她們放在眼裏?”

“便是不放在眼裏,手指頭露個縫兒,也盡夠嚼用了。”

“嘖……”

容歆和太子一路直達她那間小院兒,一推開門,正好與剛幫著燒完屋子的許三妮迎面碰上。

許三妮未曾想會見到這般多的人,嚇了一跳,緊接著便注意到容歆身邊的公子,腦子尚不及反應,臉便先紅了起來。

“夫、夫人……”

容歆見她眼睛不住地偷看太子,聲音裏也全是少女的嬌怯,心下微微一嘆,隨後若無其事地為兩人引見。

太子聽聞這年輕女子一直為齊嬤嬤看香,便客氣有禮地拱手道謝。

許三妮根本不好意思與他對視,慌亂地擺手,“公子客氣,小女子不敢居功。”

容歆見她手足無措,便對太子道:“您且先進去便是,我與她說幾句話。”

太子沖著兩人微微頷首,便轉身進了小院兒,徑直走向齊嬤嬤的靈堂。其余護衛自動一分為二,一隊留在院內,一隊守在院外。

許三妮還羞紅著臉偷偷瞧著院內,容歆像沒看見一般,從懷中拿出一張紙,對她道:“這是你先前求的名字,我皆寫在了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