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3/3頁)

榮妃馬佳氏故意道:“早年啊,咱們這些老人還是庶妃時,都要敬容女官三分。有些人以為仁孝皇後去了,便可不將容女官當回事兒了,卻不想,不知太皇太後和皇上看中她,連皇子們也是敬重有加……”

德妃烏雅氏沒見過多少仁孝皇後在時的光景,倒見過容歆代掌鳳印那幾年的風光,但她封妃晚,當然不敢響應榮妃得罪惠妃,便慢慢走得稍遠些,好不教她們帶及她。

而宜妃郭絡羅氏這幾年受寵比不得德妃,卻比惠妃和榮妃強上許多,自然不怕得罪惠妃。

因此,榮妃話音一落,她便也跟著感嘆道:“也是容女官人品德行好,否則哪會得阿哥們真心敬重呢?惠妃姐姐說是也不是?”

惠妃瞥了幾人一眼,倒未失了儀態,勾唇諷道:“你們倒是總記著伏低做小時的模樣,難免教人以為,是天生小家子氣。”

榮妃家世屬實一般,然宜妃郭絡羅氏卻向來認為,惠妃若是沒有納蘭明珠,家世並不比她高多少。

所以聽得惠妃此言,當即便不樂道:“向仁孝皇後伏低做小,我向來並不覺著羞於啟齒,而聽惠妃姐姐之意,難道還心存怨憤了?”

惠妃自然是不會對仁孝皇後心存怨憤,朱唇輕啟又合上,到底未再出言借已逝的仁孝皇後來與她們爭鋒。

遂惠妃不再搭理她們,一面叫兒媳婦伊爾根覺羅氏到身邊來,一面打發大阿哥離開,“剛在慈寧宮,你媳婦已拜見過我,你不必再去延禧宮了。爺們兒有爺們兒的事兒,我和你媳婦也有體己話要說。”

大阿哥連猶豫也沒有,當即便答應下來,向諸位妃母告辭後直接離開。

而惠妃領著兒媳婦與她們分道揚鑣,面色淡淡道:“你也聽到我和你其他妃母的話了,就像大阿哥一般,長輩們的事與你們無關,不必摻和,也莫瞎琢磨。”

伊爾根覺羅氏聞言,聽話的應下。

另一邊兒,慈寧宮中,太皇太後也與容歆說起惠妃。

容歆再被擡舉,說到底身份也是奴才,自然不可能道惠妃的不是,也不訴委屈。

太皇太後和皇上顯見是不可能為了她處罰惠妃的,更重要地是,若是真的處罰或者斥責,大阿哥在其中,恐怕尤為難做。

康熙也閑聊似的說,需得將大阿哥的事壓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才好。

容歆只點頭附和表示贊同。

而後,康熙又道:“你也是受了無妄之災,若是有何想要的盡可張口,朕賞給你。”

容歆哪敢真的獅子大張口?但她確實有希望達成之事。

是以,她推辭了幾句,便又意有所指道:“奴才只想著,太子殿下早些娶太子妃,到時奴才將毓慶宮交到太子妃手中,便能常來慈寧宮陪著太皇太後。若是皇上應允奴才去景陵為仁孝皇後守兩年靈,奴才便感激涕零了。”

容歆此番提及,是真的想待時機合適便出宮一段時間。

如今大阿哥這一出事,她著實太顯眼了些,恐怕長此以往會招了人眼,於太子不利。

但若是能借她暫時隱退而換些好處,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而康熙,聽她一言,眼神停在容歆身上許久,方才道:“守靈之事,朕準了,預備何時出發,直接報上來便是。”

容歆立即叩謝皇恩。

這時,太皇太後叫道:“皇上。”

“皇祖母,您有何吩咐?”

太皇太後瞧了一眼她不自覺細微顫抖的手,擡頭後對孫子道:“既然早晚都是太子妃,有何爭論的必要,便定下吧,我想早些見著太子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