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癡情皇帝負心妃(九十三上)

春闈已經過去了半月, 經過一名主考官, 兩名副主考官,還有五名閱卷進士的評比,算出詩詞、經義、策論的總分成績。

鄉試秋闈和會試春闈的考官當然不是同一批,所以花弄影那“花式瘦金體”還是頭一回被這些主考官們看到。這些老學究可是一個個是風雅鴻儒, 哪裏會是不識貨的。

就不說內容, 當這自成一家的書法,就讓這些閱卷考官愛不釋手,再看內容。

一看詩詞、經義,只覺驚才絕艷,讓人忍不住擊掌贊嘆。詩詞上, 渣魚可是有所作弊的, 無論是詩,還是詞, 她是有千年積澱, 名人全集幾乎都在腦子裏, 知道哪些好, 哪些不好。

至於經義, 那種歌功頌德的讓考官們看了都覺這考生閱歷豐富, 世事洞察、人情練達,當然他們也會迎合皇帝。

而其它經義論述,都是引經據典結合本朝, 言之有據有物。

一篇《教戰守策》的文風也很得主考官的歡心, 此文論據詳實。開頭就引了《論語-子路》中寫道【子曰:‘不教民戰, 是謂棄之’】入手,立足點也政治正確了。

軒轅淩恒召見了幾位考官,太師張希文是主考官,另有轉運使宋大人和刑部尚書的王大人為副考官。

軒轅淩恒是典型的帝王,他雖然重用錢迪、趙崇義,又多有倚重李、傅兩家,科考之事,卻不想再讓他們掌握。

張希文其實也是軒轅淩恒的恩師,雖然軒轅淩恒不是他給啟蒙的,卻是在軒轅淩恒十一歲到十五歲期間,他已經讀過四書五經後教導他諸史。

張希文也是門生諸多,在軒轅淩恒登基後,就加封他為太師了,他前幾年病了一場才淡出實權職位,沒想到後頭還硬朗起來了。這次能當科考主考官,他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軒轅淩恒見到張希文和兩位官員下拜,忙道:“快快請起,太師賜座。”

“謝皇上!”

王世安著人搬來椅子給張希文,但是他在皇宮君前可不敢任性,只坐半個屁股。

軒轅淩恒道:“太師此次親自主持春闈實是辛苦了。不知諸位可是評出了今科的貢士?”

張希文起身來奏道:“回皇上,臣妾反復閱卷,終於共同挑出一百零八名貢士。名單已經統計錄冊,貢士們的卷子也都整好。恭請皇上閱覽。”

說著,張希文先取出貢士的名單,春闈會試後還不能點出狀元、榜眼這些名號,進士和同進士也需要殿試之後欽點。

王世安和兩個小太監從張希文和宋、王兩位大人手中取了名單和整好的卷子。卷子上有主考、副主考和五名進士出身的鴻儒的評分。

軒轅淩恒打開名單折子一看,看到首名正是:河南道人氏,姜余,字飛絮。

軒轅淩恒雖然看中姜余的才華見地,但是沒有想到他之前已經河南解元,此次居然再中會元。

軒轅淩恒可是知道姜余此人心性並不是向文臣靠攏的,反而他言辭中在很多方面是反對文臣權力過大的。

他居然能在文臣把持的科舉中連中二元,可見其驚才艷絕,也難怪魏、謝、司馬、雷家諸子都與他交好。

連他的三兒每每回宮來,口中稱的“姜先生說”多過“魏太傅說”。

軒轅淩恒也不及看名單上的其他名字,又去看姜余的卷子。

一看那字就先贊嘆舒心三分,軒轅淩恒怔怔看了看,拍案道:“好一句‘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妙呀,妙!”

再看那是以“月”為題寫詩詞,他居然寫出了“長空雁叫霜晨月”“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以“月”為題寫詩詞,人們往往逃不脫“風花雪月”和“對月抒懷”,如果有浪漫主義的情懷,如“舉杯邀明月”(注:架空唐)之類的也是極佳的傳世之作了。只有他能寫出“霜晨月”,在“霜晨月”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展示出了常人沒有的敢與一切困難相抗的豪情。

詩詞一卷看下去,其中倒也有婉約的,也是意境美到極致,難怪卷上閱卷官全打了“甲等”。

再看經義,軒轅淩恒看第一道就已經心生共鳴,幾乎都點在他心坎上,再下頭對經義題的論述題全都言之鑿鑿。

一篇《教戰守策》便不是科場臨場發揮的策論也足以讓君王和文壇動容。

軒轅淩恒笑道:“太師有所不知,這姜飛絮原乃湖廣姜氏的旁支,遠在海外長大回歸中土。雖然認識些顯貴,到底在我大原沒有什麽根基。”

姜余和魏無忌再交好,但他姓姜,他與別家也是交好,不可能為了魏家的利益奮鬥。雖出自姜氏,卻是五代開外了,他幾代長在海外,也不會為了姜氏當官。

張希文聽說“沒有什麽根基”也就明白了。今科他們三人當考官,多是避開了實權極大的那幾家。就算是張希文自己,他現在也只有個侄兒官居四品,兒子舉人功名,是個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