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番外:孤鳳1(蘭陵&溫賢)

蘭陵覺得自己的命不是很好。

她出生在戰亂年代,因為父皇偏寵媵妾,疏於朝政,導致河間地帶戰亂四起,災民走投無路與當地匪徒勾結,迅速壯大,一路攻入長安,殺進皇城,導致父皇不得不棄宮逃走。

據傳,當年父皇只顧著帶那妖妃和庶子逃跑,而將當時的母後和王兄扔在宮裏,絲毫不顧他們死活,甚至叛軍攻入宮城時,母後還懷有身孕,懷的就是她蘭陵。

幸虧時任右相的李懷瑾不顧性命將母後和王兄救出來,潛入民間,躲避戰亂,至年後,戰亂平息,李懷瑾才護著母後王兄和已經出生的她回到京城。

當然,這是官方說法。

在民間流傳的野史裏,是這樣說的:當年母後受了驚嚇,其實已經流產,而後來生下的孩子——就是蘭陵——是她和李懷瑾的私生女。

蘭陵就是在這樣的流言蜚語裏長大的。

她從來沒把這些話當回事,活得恣意且任性,腦筋靈活,唇舌尖利,有一段時間,明妃遠遠見著她都得繞路走。

不過這只是面上的風光,背地裏那妖妃會去向父皇告狀,哭啼啼的,一副受了欺負柔弱不能自理的模樣,過後兒父皇就會將她召到禦前,狠罵一頓給那妖妃出氣。

但蘭陵從來不會老老實實站著挨罵,必得趁父皇罵累了的間隙嚴詞反駁,跟他講道理論是非,從宗法倫理到嫡庶尊卑,直把她父皇說得面紅耳赤,惱羞成怒趕她出宣室殿。

她根本不在乎這些。

她從來沒有享受過父愛,也不愛她的父親,所以不管在父親那裏收到多少不公正的待遇,她都不會傷心。

可她的母後在乎。

每回蘭陵跟那妖妃起了爭執,惹得父皇龍顏大怒,傳到母後耳,必要對她嚴加斥責一番。

斥責的內容無外乎:“你王兄這個儲君本就做得艱難,你不思量著如何討好你父皇,給璋兒進些美言,還一天天的就知道添亂,真不知當初把你生下來有什麽用。”

蘭陵覺得母後真是可笑。父皇天生就不喜歡王兄,那是她伏小做低、好話說盡就能改變的嗎?

再者說了,那母後自己見了父皇也少有好臉色,她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憑什麽讓女兒去做?

但蘭陵不願意跟母後一般見識,因為她覺得母後實在是個可憐人。

她是長安望族出身的嫡出姑娘,二八年華裏定了一門好親事,對方是鎮守河西的少將軍,生得是劍眉星目,英武俊朗,母後很是意。本一門心思期盼著完婚,奈何上元燈節那日她出門看花燈,遇上了當時還是太子的父皇,被對方一眼相,苦求皇爺爺做主,愣是途截了臣子的姻緣,把母後迎進東宮做了太子妃。

從前潛邸的老人都知道,父皇曾經很寵愛母後,特別是兩人剛成親的時候,也曾豪擲千金博美人一笑,也曾芙蓉帳暖良宵短。至於後來為什麽鬧掰了,傳言總是歸咎於母後這一方,說她太驕縱,太不知情義,不懂得珍惜父皇給的恩寵。

蘭陵覺得,這麽多年母後根本就不愛父皇,甚至還恨他。

大秦祖制,每逢初一、十五,皇帝必須要到皇後的寢殿來,父皇大約是怕了那幫禦史,看上去再不情願也老老實實來了。可這種日子,十回裏有九回母後要把父皇氣得拂袖離去,寧可到偏殿對付一宿,也不進她的寢殿。

蘭陵好奇,曾經在軒窗外偷聽過一回,滋滋,母後那張嘴呦,說出來的話跟刀子似的,直往父皇的心窩上戳,父皇能忍這麽多年都沒動過廢後的心思,那可真是帝王胸懷,實在太大度了。

說起大度……蘭陵倒想起一些事。

關於她的身世,謠言甚囂塵上,要說父皇不在乎,可他把李懷瑾殺了,據說還是五馬分屍,死相甚慘,足以見帝王雷霆之怒;但要說父皇在乎,可他又只殺了李懷瑾,沒有追究母後,更沒有來為難她。

蘭陵曾聽父皇身邊的大內官偶爾提起,說當日叛軍攻入皇城時,父皇沒有想要扔下母後和王兄自己跑,相反,他一接到奏報,什麽都顧不得,立即往昭陽殿趕,可半路被流矢所傷,重傷昏迷。明妃趁撤走了所有禁軍,護送她和父皇離宮,故意留下母後和王兄自生自滅。

這些話聽聽就罷,因為蘭陵實在想象不出父皇為了母後奮不顧身的樣子,他們還是適合互相捅刀子。

她長到十四歲,一直沒心沒肺,日天日地,可突然有一日開了竅,看著她王兄那窩囊模樣,生出些危感。

話本裏說,奪嫡之爭十分殘酷,勝者坐擁萬裏江山,敗者不得好死。那萬一她王兄輸了,她這個嫡公主就不值錢了,她錦衣玉食的日子就會一去不復返,依照她和明妃素日裏的恩怨,明妃的兒子要是當了皇帝,怕是第一件事就是要殺她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