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千鈞一發(第6/12頁)

“什麽?”江逾白反問道。

林知夏有意戲耍他。她開始轉移話題:“古生物學是地質學的基礎,琥珀裏的生物反映了古環境的信息,有助於尋找各種各樣的礦產資源……”

“我明白了,”江逾白打斷她的話,“林老師。”

林知夏即興扮演起老師的角色:“老師剛才的那些話,都是反復強調的重點,期末考試要考的,你現在走神,不認真聽,老師真的沒辦法了。”

江逾白附到她耳邊:“我走神是因為……”他的指尖劃過她領口:“看到了你的襯衫扣子。”

林知夏被他激發一陣戰栗的微癢。

她不講話,他就問她:“怎麽了?”

林知夏搭住他的手背,他自言自語道:“果然還是扣子系得太緊。”

他像是一個很好心的學生:“我幫你把扣子松開……”他描述道:“會比現在舒服。”

江逾白以前不是這樣的。他曾經是一個聽兩句好話就會臉紅的男孩子。這些年來,他確實成長了不少……林知夏越細想,心口越熱。而她向來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她索性扯著江逾白倒在床上。

*

林知夏在江逾白的家裏度過了一個周末,兩人的生活可謂蜜裏調油。

林知夏也通過沈昭華教授的關系,聯系到了何遠騫——何遠騫是沈負暄的爸爸,也是國家級的古生物學教授。他收到林知夏發過去的琥珀照片,隔天就回復了她。

何遠騫說,那一批琥珀極其珍貴,有些物種是尚未發現的。林知夏可以把琥珀借給他們研究四年,四年之後,論文成功發表,他們就會返還琥珀。這種研究模式在大學和科研機構裏比較常見——古生物學的專家們與收藏家們合作,簽訂合同,約定期限,時間一到,就把收藏品原封不動地返還。

林知夏又問了一遍:“真的不需要永久捐贈嗎?”

周一早晨,何遠騫用郵件答復道:“林教授您好,建議考慮永久捐贈博物館。”

博物館是林知夏最喜歡去的地方。她小時候就有一個心願,她想和江逾白一起轉遍全世界的博物館,何遠騫的建議落到了林知夏的心坎上。

當天下午,林知夏抱著琥珀盒子,親自去了一趟地球科學學院。她簽署了一份為期四年的琥珀研究協議書,又見到了何遠騫教授本人。

何遠騫約莫五十歲左右,身量瘦高,發鬢微白,戴著金絲邊框眼鏡,頗有一股文人書卷氣,眉眼又與沈負暄有七分相似,林知夏與他對視片刻,仿佛見到了五十歲的沈負暄。

何遠騫是個隨和而健談的人。

他戴著一雙手套,一邊擦拭琥珀,一邊與林知夏聊起沈負暄。他說,沈負暄剛從基層調回來,目前在省城工作,早出晚歸的,蠻有事業心。

沈負暄立志從政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朋友圈。

林知夏聽聞他的近況,絲毫沒感到意外。

何遠騫教授卻說,為了感謝林知夏的慷慨援助,他想請林知夏吃一頓飯,順便叫上沈負暄,還有他課題組裏的研究生們——每年四月,何教授都會組織一場聚餐,因為,四月一過,天氣轉暖,他就要帶著學生們外出考察。

林知夏謝絕了何遠騫的好意。她明天就要出差香港,晚上必須收拾行李,她還要在香港待上兩周,等她返回省城,何教授和他的學生們早就趕去省外的研究基地了。

*

當晚的月亮很圓,光暈鑲嵌一圈銀邊,恍如一輪玉雕的圓盤。

林澤秋相當高興。

他盤腿坐在地上,動作麻利地疊衣服。

窗簾隨風浮動,月光流入室內,林澤秋壓緊行李箱,又掏出手機,看了一遍“香港旅行攻略”。隨後,他點開微信,編輯了一條朋友圈:“明天開始,香港出差兩周。”

香港是一個靠海的城市,而林澤秋從未親眼見過大海。正如他的妹妹林知夏一樣,他對海島城市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天然向往。

但他猶豫片刻,終歸沒有發出那條朋友圈。他一年都頭都不怎麽發動態,除了給商家集贊打折——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大約是個窮酸的人。

林澤秋的思索片刻,林知夏就闖進他的房間:“哥哥。”

他回應道:“你有事?”

林知夏說:“明天早晨,江逾白來樓下接我們,然後我們一起去機場。我有個同學會和我們一路,他在省立一中做競賽老師,特意請了公休假……”

林澤秋有些印象:“是不是那個叫段啟言的?”

“是的。”林知夏答道。

林澤秋微微點頭。他殷切地囑咐妹妹:“你學校沒什麽事吧?出差兩周,先把研究生安頓好。”

“這個你放心,”林知夏與他閑談,“我早就做過計劃。學校裏風平浪靜,基本沒事……”

她坐到了林澤秋身邊,陪他一起疊衣服:“前天江逾白送了我幾塊琥珀,今天早上,我把琥珀帶進了古生物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