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高考(第5/6頁)

說完,鄧莎莎更關注林知夏的哥哥:“你哥哥多大了呀?”

“十八歲。”林知夏如實回答。

鄧莎莎懶洋洋地問:“多高?”

“一米八七。”

“有對象嗎?”

“單身十八年。”

“性格怎麽樣?”

“嗯……”

林知夏委婉道:“很有個性。”

鄧莎莎擺手道:“不錯不錯。”

林知夏哈哈一笑。她察覺剛才那一番對話有些不對勁,就像在為林澤秋和鄧莎莎牽線搭橋一樣。她趕緊跳過這個話題,轉而和鄧莎莎聊起了數學,鄧莎莎一個頭比兩個大,仍然耐心地聽著,不願錯過林知夏面對面的學習輔導。

*

大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同學們各自開始了暑假生活。而林知夏沒有回家。她待在寢室裏學習,時不時地去一趟實驗室。到了七月初,谷立凱就帶著他組裏的學生一同乘坐飛機前往美國洛杉磯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量子計算會議。

這是林知夏第一次踏上北美洲的土地。

她好奇地觀察著一路風景,拍下了許多照片。

谷老師和他的學生們住進了當地的一家酒店。他們稍微休整一天,隔日便動身前往會議中心。

本次的量子計算國際會議長達三天,各國的科研人員匯聚一堂,白天有各種學術報告,晚上還有宴會聚餐。在這裏,林知夏認識了東京大學的一個科研組——她試著和他們講日語,他們都感到相當驚奇。

東京大學的科研組內有個二十多歲的博士生姐姐。林知夏一如既往地喜歡纏住博士姐姐。她有意識地模仿這位姐姐的日語發音,好讓自己的聲調聽起來更溫柔。

姐姐遞給她一張名片。

林知夏自動翻譯她的名字,永野彩香。

永野彩香專攻量子計算的衍生算法。她和林知夏相談甚歡。她的英語說得有些結巴,遠沒有日語來得輕松流暢。

林知夏還和永野彩香互換了聯系方式。

永野彩香聽說林知夏今年九月才滿十五歲,她臉上的笑容停滯了兩秒鐘。而後,永野彩香忽然說,請林知夏一定要堅持她目前的科研道路。

永野彩香的年紀比林知夏大,還是林知夏的學術前輩,林知夏一直在對她用日語的敬語,乍一聽見永野彩香如此正式客氣的請求,林知夏也懵了一會兒。

林知夏想了想,委婉地表達道,她覺得理工科的博士姐姐的數量還是稍微有點少。比如,現在人工智能是全球火爆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人員一般都要發幾篇頂會論文,然而,頂會作者的男女比例是七比一。她希望全球的教育能更加平等,不因性別而失衡,為科研領域輸送更多的女科學家。

永野彩香連連稱是。

林知夏被她拉進了東京大學的團體內。

北京大學的學長們一時沒找到林知夏。

谷立凱教授正在和一位來自瑞士的教授聊天,並未注意到他的學生們分布在什麽地方。這位教授的一些想法和林知夏很類似,谷立凱立刻抓住他身邊的楊術文,催促道:“快把你師妹找來。”

宴會大廳內,人來人往,聲音嘈雜,楊術文掃視四周,一眼看見了譚千澈。譚千澈的周圍站了兩名漂亮的女博士,譚千澈和她們談起了量子通信的幾種理論。

楊術文飛快地跑過去,拽上譚千澈的袖子:“林知夏不見了?”

譚千澈大驚失色。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銀框眼鏡,遙望遠方,鎮定道:“她在那邊,混進了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的圈子。”

“她怎麽會去日本的圈子?”楊術文震驚道。

譚千澈只說:“你要找林知夏,就先找女博士,她最喜歡和女博士講話,你明白了嗎?不要一驚一乍的。伯克利的組裏也有兩個女博士,做量子極限放大器的,林知夏和那個日本女孩聊完,八成會鉆進美國人的圈子,你多盯著點兒,別讓她跑丟了。”

楊術文尷尬地搓了搓手:“谷老師讓她過去一趟。”

譚千澈喝了一口酒,平靜道:“你去跟她講,跟我講有什麽用。”

今晚的譚千澈語氣有些沖。

楊術文並不介意。他沒辜負谷立凱的囑托,成功把林知夏帶到了谷立凱的面前,谷立凱便以一種介紹得意門生的態度,向瑞士的那位教授引薦林知夏。

林知夏的英語十分流利。鑒於瑞士的官方語言包括了德語和法語,她還能交替使用這幾種語言。

那位教授頗有耐心地與林知夏交流。林知夏感覺自己又明白了一些東西,靈感像光點一樣跳躍在腦海中,在她努力要抓住的時候,光線卻不見了。

林知夏想要教授的聯系方式,谷老師卻打斷道:“有任何問題,發郵件。”

林知夏點頭。

會議的最後一天,譚千澈發表了一場演講,專門解釋他歷年的論文內容。他戴著一副銀框眼鏡,模樣斯斯文文,英語口語也不遜色,譚千澈的同學們都稱贊他風姿卓越,很給大家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