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一篇論文(第6/6頁)

“清晰易懂嗎?”林知夏特別期待地問道。

江逾白不能撒謊。他含蓄地形容道:“清晰,明顯。”

“明顯?”林知夏仔細掂量江逾白的用詞。過了好半晌,她恍然悟道:“你的意思是,我寫得太復雜了嗎?其實這些東西,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江逾白點頭,並在論文打印稿的第一頁寫下:林知夏船長成功捕獲的第一顆星球。

林知夏頓時很來勁:“我將來還會捕獲更多的星球,各種各樣的星球!”

“我知道。”江逾白在打印稿上署名“地球軍團”。

他看著這一沓紙,緩聲說:“我相信你。”

“嗯!”林知夏給出回應。

這篇論文並沒有改變林知夏的生活。她就像從前一樣低調,依舊謝絕一切媒體采訪,甚至不做任何解釋。因為,她的解釋也有可能出現在報紙上。

初三(十七)班還有部分同學,竟然在省立一中的門口被報社記者堵住了。記者向他們問起林知夏的為人處世,他們都保持了統一的口徑,遵循著“不清楚、不知道、不確定”的三不原則。

這其中,又數沈負暄的話術最為突出。

沈負暄很擅長插科打諢,把話題轉移到其它方向。比如,有一家熱衷於挖掘猛料的報社記者詳細地詢問沈負暄,林知夏在學校是怎麽學習的,有沒有得到外界的幫助,她的論文是不是找人代寫的,沈負暄就開始和記者討論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別,還聊到了省城的歷史與教育背景,最後,記者嫌他太啰嗦了,主動放棄了采訪。

沈負暄來到林知夏的面前邀功:“那幫大人,太沒意思了。我幫你擋掉了《晚間鏡像報》的記者,這個報紙我看過,天天報道娛樂圈明星的私生活和一些無聊的都市謠言。”

“那你為什麽會看這個報紙?”林知夏的重點居然在這裏。

原本伶牙俐齒的沈負暄頓時結結巴巴:“我、我……”他想出一個說辭:“獵奇。”

林知夏“哈哈”地笑了一聲。隨後,她禮貌地詢問了沈負暄最近過得怎麽樣,中考體育準備得順利嗎?

提起中考體育,沈負暄就像泄氣的皮球。他和江逾白強化訓練了半年,江逾白的引體向上已經達到“優秀”的標準,而沈負暄依然艱難地掙紮於及格線。

直到這個時候,沈負暄才知道,江逾白從小學習武術,身體素質比他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沈負暄早就獲得了初中聯賽一等獎,穩升本校的高中競賽班。可他仍然追求中考的高分,還想沖刺全市狀元——那是一種榮耀的象征,就像大航海時代拼命拓展海域的西班牙人,總要拿出點真金白銀,才能彰顯他的實力。

他和初三(十七)班的眾多同學一樣,日復一日地為中考而學習。

六月逐漸逼近,班上並沒有分離的傷感,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升入省立一中的高中部,哪怕不在競賽班,大家也能頻繁見面。這種平靜而妥帖的氣氛,一直維持到了中考結束的那一天。

中考結束的當日,江逾白才對初三(十七)班的幾個同學透露,下學期,他要去北京的國際高中。他將在北京度過整個高中時光,然後出國進修本科,再回到省城來工作。

江逾白的人生規劃十分清晰。

段啟言卻傻了眼。他呆呆地站在考場之外,聽完江逾白的話,簡直不敢相信:“你要去北京了?”

六月中旬的風是悶熱的,不僅帶不來一絲涼爽,還強塞了幾分熱度。段啟言的額頭冒出汗意。他抹了一把額頭,又問了一遍:“江逾白,你要去北京?”

江逾白和林知夏一前一後走向考場之外:“是的。”

段啟言高喊道:“林知夏,你就這麽讓他走了?”

林知夏沒作聲。她在中考的考場上走神了,語文作文和歷史試卷都寫得心不在焉。至於江逾白……分別的日期越來越近,林知夏刻意避免自己去思考沒有江逾白的日常生活。

她含糊其辭地回答段啟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早晚會明白的,段啟言。”

林知夏突如其來的穩重成熟,讓段啟言不由自主定格在了原地。

他們的考試地點是市中心的一所高中。那所高中也有幾十年的歷史,校門高大而破舊,門上的鐵環銹跡斑斑。

林知夏伸出手,敲了敲門環。她像平常一樣和眾多同學們道別,還笑著說:“下學期見!”

輪到江逾白時,林知夏竟然說:“明天見。”

江逾白也回答:“明天見。”

林知夏和江逾白已經約好了,今年暑假的每個周六和周日,他們都要在省圖書館見面,共同度過高中開學前的最後一個悠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