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張英、李光地等等大臣都認為, 歷朝歷代都無法解開皇位繼承制度的死結。而現在的大清,是處於一個過渡時期,從關外的八大貝勒共同治國理政,向中原的皇帝集權過渡。

這個堪稱“混亂”的時期,再加上預立儲君的事兒,對於滿蒙王公的任何一個人,包括皇帝、滿洲貴族和儲君本人,都一時無法適應這種新的情況。

比如, 實行儲君制度, 按照中原政權的規矩, 那就應當堅持儲君不禦政。宋朝和明朝為此還設置了, “皇帝和太子所謂兩龍不能見面, 見面則相克的制度”。

因為他們都知道, 一旦皇太子禦政, 必然引發皇太子與皇帝的權力沖突;一旦皇太子禦政, 必然從中植成黨羽, 與皇權相爭。

可是權利動人心。

索額圖等等人則認為, 大清很多地方參照前朝舊例,前朝諸皇子“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清朝諸皇子則“內襄政本、外領師幹”,他認為太子參政很應該,可是其他的皇子們不應該, 認為其他皇子們參與政務才是矛盾的根源。

皇上不適應之下, 極力寵溺皇太子, 極力拉開太子和皇子的區別;滿洲貴族不適應之下,極力反抗;儲君本人面對這些情況,漸漸深陷其中,認為反對他的人都不對……

當然,皇上也漸漸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根源,可是皇上也陷入旋渦之中。

皇上一方面要拉攏漢家文人士族,改變大清之前的皇位繼承制度建立儲君;另一方面又遵循滿洲傳統,讓皇太子參與政事。雖然皇上的本意是鍛煉皇太子,盼子成龍,可是皇太子權勢的增長侵犯和威脅了皇權。

太子~黨的出現,無形中朝廷裏似乎要出現兩個中心,屬於皇上本人的至高無上的皇權受到侵犯。為此皇上大玩平衡之術,前朝裏,索額圖和明珠平衡,滿臣和漢臣平衡,後宮裏後妃們寵和重平衡……

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長久之法,可暫時只好如此維持。

至少可以維持到太子和皇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不是?等到皇上年邁,自然就有結果了。

不相信,往前數一數魏晉漢唐宋元明,在皇上駕崩的時候,誰最後繼承皇位,變數實在太多了。

可是,蒼天好像不給他們“僥幸一樣”,蒼天送給皇上一個“熊兒子”,送給大清另外一個嫡子。

脆弱的“平衡”提前宣告失敗,還引發強烈的反彈。幾方角逐之下,皇上做了選擇,送走“熊兒子”,又引發一個反彈。

朝堂上變為索額圖、明珠、法喀三足鼎立,後宮裏也變成三足鼎立……鈕鈷祿家和皇後娘娘聯合滿蒙王公,光明正大地要“他們”的小阿哥回來。

…………

小阿哥回來,咳咳,回來的陣勢非常“嚇人”。可其實,這些老臣們一開始真沒怎麽在意。

畢竟只是一個小孩子,年齡還比大阿哥、太子小了四五歲不止。

而且,小阿哥不習慣俗家生活,回宮了還天天穿著僧衣,禮儀規矩也渾然不在意,還貪玩愛睡覺,不喜歡學習……說實話,他們還挺開心的,沒少暗搓搓地樂呵,對著法喀露幾個“意味深長”的笑兒。

小阿哥這般不通世情,不懂規矩,對比之下,大阿哥和太子,那不就是禮儀周到,勤奮好學?他們都以為這般下去,皇上必然會慢慢疏遠小阿哥。

可是——

也不知怎麽的,小阿哥就有了自己實打實的功勞,有了“理所當然參政”的權利,還被光明正大地封為瑞親王,還有了兵權,好吧,一開始,他們也沒在意這個兵權,水師嘛,打完小琉球那就差不多一個擺設了,沒人在意。

驍騎營,更沒人在意。

但是小阿哥有本事。

一次整頓,將驍騎營變成所以軍營都離不開的技藝大營。

一次南下,就那麽,輕而易舉的,打下來整個南海。有了天大的軍功不說,還在南海開始轟轟烈烈的擴軍,大力修建造船作坊,火器作坊……

天了嚕,這是要鬧哪樣?

伴隨著姚啟聖、施瑯等等人發來的信件,皇上一行人繼續北上的隊伍又陷入奇怪的氛圍,這次是保康的各種好主意也打破不了的那一種。

無他,甭管文官們怎麽耍嘴皮子,甭管朝廷上的人怎麽爭鬥,他們都知道一個事實,誰手裏有軍權,誰就是“大佬”。

小阿哥手裏的軍權這麽大,在南海的威望高過任何地方官,偏偏這還只是一個開始,等水師建設起來,乘風破浪,親娘啊,這是要鬧哪樣啊啊啊!!

幸好皇上對此早有準備,皇上面對一大半文武大臣死了親爹的臉,直接將他之前的計劃拋出來。

“火器在作戰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朕欲全力籌備一個‘火器營’,大阿哥保清進去。”

“太子年齡漸長,學有所成。於毓慶宮建設詹事府,禮部開始準備太子的出閣講學典禮——修繕文華殿,諸王大臣於皇太子前行兩跪六叩的大禮,選定達哈塔、湯斌、耿介三人作為皇太子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