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穿越古代去種田20 捉個蟲(第2/3頁)

小鶴鶴覺得自己是借了姐姐的光,程珮儀卻不這麽認為:“你跟著我這麽多年,我所有的成就都有你的一份功勞,這是你多年付出得到的回報。皇上看的不是‘程珮儀’的面子,看的是我們這些年的成就,所以,你靠的不是姐姐,是你自己。”

小鶴鶴聽完竟然覺得好有道理,頓時不心虛了,歡喜地赴了瓊林宴,歡天喜地地準備成親迎接新娘子。

科舉結束,皇帝頒布了一道震動朝野的聖旨。

皇帝正式立大皇子為太子。

一直被眾人猜測會成為繼承人的大皇子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太子,除了非常小的意外之外,他必然會是下一任皇帝。

而立太子一個月後,被皇帝冷落了多年的三皇子和五皇子被重新啟用了。

啟用老三和老五,是太子的建議,皇帝聽了,並把他們送去了邊關。這兩兄弟都喜武不喜文,從前皇帝一直想讓他們往這方面發展,但是老三鉆營著皇位,從沒有正經做過武將。皇帝既想要培養這兩個兒子,也想要磨練他們,讓他們去苦寒之地看看民生維艱。

兄弟倆的官職被皇帝限定死了,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不經過他同意,不許兩人碰軍權。至於這期間兩人能不能收攏軍隊的人心……如果老大身在太子之位還解決不了這樣的事情,皇帝也不會幫老大了。

這一切都塵埃落定後,成婚不久的新娘子催著丈夫攛掇姐姐出門遊歷去……

程珮儀好笑不已:“你如今進了農政司,想走?問過你頂頭上司嗎?”

頂頭上司盛王說:“是該出發了,都帶待了半年多了。”

好吧,那就走吧,趁著年輕把這大魏甚至周邊國家走一遍,寫出一本關於農業的大魏地志,正合程珮儀的意。

然後,告別了皇帝和太子,走出京城城門的一行人遇見了楚王。

楚王的表情不是很情願,甕聲說:“皇兄讓我掛職農政司,以後和你們一起外出調研。”

四皇子和程珮儀面面相覷。

四皇子說:“我離開前父皇不曾和我說過。”

楚王面無表情地把一個明黃的東西拿出來。

四皇子打開,發現果然是聖旨,上面白紙黑字寫著,楚王於農桑之道極有天賦,應當揚其所長,即日起掛職農政司,協助盛王為大魏農業發展做貢獻。

當初占據神農莊,如今成了搬起來砸自己腳的石頭……

私底下皇帝對楚王說了,讓他跟著四皇子出門,雖然是叔叔但是四皇子經驗豐富,讓他聽四皇子的安排,協助四皇子發展大魏農業。

楚王明知皇帝是想把他調離政治中心,卻無計可施。太子之位已定,這幾年他的勢力無論如何都發展不起來,門下幕僚也走了好幾個,已經回天無力了。

四皇子看完聖旨,臉上沒什麽表情,點點頭:“那皇叔和我們一起吧。”

楚王的加入讓隊伍一度陷入尷尬冷淡的氣氛。多年前他們曾經一起在神農莊朝夕相處。但是這些年大家有了各自不同的選擇,楚王和他們漸行漸遠,如今再回來,情誼卻回不到當初了。

楚王起初還沉浸在被逼離開京城的抑郁中,隨著走訪的地區慢慢增多,見到的民生越來越多,那些郁郁漸漸散了。他本身是個清明又有能力的人,看到百姓勞動艱辛,生活不易;看到四皇子等人為百姓實心實意做事;就連程旭鶴的新婚妻子都跟著學習、幫忙……那顆追求利益的心到底被觸動了一些,跟著他們一起努力起來。

楚王心底的不甘從未消散,但是人陷入四皇子的隊伍,而這個隊伍經常走到偏僻的地區,做起事來經常連續一個多月和外界斷絕聯系,他想做什麽都做不了,除了眼前的事。

他不知道自己跟著程珮儀等人跟了多久,自從有了農政司,程珮儀一切成果都交給農政司,然後四皇子上報皇帝。整個隊伍只有四皇子偶爾回京一次,其他人一直輾轉各地鄉野。在外的日子經常遇見艱難、遭遇困境,作為同伴幾次同甘共苦,楚王漸漸和大家重新建立了情誼,沉浸在路途的艱辛以及獲得新成果的喜悅裏,他幾乎忘記了京城。

直到有一天,去京城述職的四皇子還沒回來,楚王妃輾轉送信到了他手上。

皇上病危,速歸!

楚王收到信不久,四皇子和太子的消息也來了,讓大家立刻回京。

這一趟回京之路氣氛凝重,半路程旭鶴的妻子身體不適發現了身孕,隊伍裏又是悲又是喜,情緒更加復雜。

回到京城的下一刻,楚王和程珮儀一起奔向皇宮。

程珮儀是個外人,本不該在這樣的時刻進宮趟渾水,但是皇帝對她猶如一個寬厚開明的親長輩,程珮儀不願意在這種時刻只顧著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