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第5/7頁)

就是跟她上輩子一個姓氏的劉家,也就是她大姑姐魏阿薺那家子。

其實,楊冬燕家跟魏阿薺家,簡直就是兩個對比照。

老魏家這邊是低開高走,從前些年的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到如今老家的田產有了,省城的宅子也有了,錢財自然也不少,這還不包括那些牛和牛車。

至於魏阿薺家,那叫一個慘烈,典型的高開低走。本來,魏阿薺就是圖劉家有錢,又僅有一個獨子,這才嫁過去的。想著以後家產都是自己的,能吃飽穿暖不說,還能過上小地主婆的好日子。

結果太慘烈了,隨著魏阿薺的公婆相繼離世,她男人壓根就不是一個能頂門立戶的,偏生她兒子跟她男人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不光長相格外相似,那憊懶性子根本就是全然一樣的。

就那個詞兒,坐吃等死。

“我記得她費盡心機給她兒子娶了個好兒媳婦?”楊冬燕努力的回想了一下,這事兒其實印象還是很深刻的,只是先前她不往那邊去想,如今仔細想了想,立馬就有了大致印象,“懷了吧?聽說是生了個大胖小子?”

“對,去年生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魏阿薺那家子人已經懶到了骨子裏,光憑一兩個人壓根就是無力回天的。再說了,哪怕她當初是費盡心思的找了個好兒媳婦,可人家就是個普通小姑娘啊,十來歲的年紀,就算勤快能幹,那也是針對這些個屋前屋後的瑣事兒。總不能指望她一個人扛起全家人的生計吧?不可能啊!

這一點,楊冬燕最有發言權了,饒是她擁有上輩子的記憶,倘若沒有倒黴兒子那愛的供養,她也一樣要抓瞎。

單獨一個人的能力太不起眼了,根本就沒辦法獨自闖出一片天的。

楊冬燕忍不住想起了前朝最後一個皇帝,人家也挺好的呀,勵精圖治,就希望能挽救風雨飄搖的國家。

結果有個屁用!

前朝末期,連年的寒冷,北方甚至出現過九月裏就下雪的可怕事情,從九月一直到來年三月裏,放眼望過去就是一片白雪皚皚。哪怕熬過了極為漫長的冬日,到了夏天,冷不丁的給你來一場大冰雹,完了,徹底完犢子。

那冰雹大到什麽地步呢?別說莊稼了,那是能把人的腦殼砸出洞來,屋頂都給砸穿了。

這還咋過日子?

沒法過!

前朝覆滅簡直就是天災人禍一起來,別說明君了,就是把始皇帝找來都沒轍兒。最終,還是熬過了那最艱難的十年,老天爺放過了他們這群倒黴蛋兒,這才有了後面的事情。

楊冬燕之所以敢確定朝廷一定不會放過蔣郡守的,是因為他觸犯了朝廷的禁忌。

想那前朝就是因為極度寒冷糧食歉收,最終導致了覆滅,本朝才建立了幾十年,自會引以為戒,絕不會允許官員在這種事情上隱瞞不報。

……

楊冬燕聽蘿蔔和土豆相繼說了一些村裏的事兒,終於弄明白魏阿薺在鬧啥了。

最重要的,當然是因為自家的糧食不夠吃了。

其實,像遇到這樣極端的收成,有多少田產的意義不大的。哪怕礁磬村還不至於說顆粒無收,多少還是能收上來一些的,可你能指望佃農老老實實的交佃租?

魏阿薺家裏的田產,除了極小的部分是留著自家種的,主要還是種菜,絕大多數都是賃出去給佃農種的。若是大豐收,佃農自是會老老實實的上交佃租,可眼下都這樣了……

佃農也想活啊!

第一時間就將僅剩不多的糧食藏了起來,一粒都不給魏阿薺。魏阿薺也哭過也鬧過,更是上門罵對方不要臉,可人都要活不下去了,還要臉幹嘛?

她甚至去找過裏長,但裏長告訴她,十裏八鄉類似的情況太多太多了,你能把不交佃租的佃農咋樣?告官嗎?抓他們去坐牢嗎?沒用的,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你就是把他們打死了,也一樣拿不到口糧的。

後來,她又去找了老叔求助。

可一則她已經嫁出去了,是劉家的人了,二則老叔也沒法子,糧食就那麽多,你逼著佃農交出來,他們一家老小也得死。橫豎都是死了,人家為啥要交?大不了直接拼了,死了都要拉個墊背的。

魏阿薺家裏本來就沒太多存糧,只因她家那幾人,不光憊懶還饞。前些年糧食豐收時,也是大吃大喝花用掉的,後來收成一般了,可家裏也添了人。

娶了個兒媳婦進門是能松快不少,但僅限於家務活兒,兒媳婦也是要吃的,她懷孕了更要吃,吃完孩子還得吃,孩子不得喝奶啊?到如今,更是開始吃輔食了,一家子都張著嘴要吃喝呢。

反正就是日子過不下去了。

當然,相較於那些真正的窮人,魏阿薺家裏多少還是有些家底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嘛,別的不說,田產還是有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