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番外(二十三)(第2/3頁)

上頭根據這樣的人口趨勢,又一次下達了生育指標。每人名下最多有三個孩子,包括那些已經小產、死亡的。

如果人口超過了,不管是誰都要受到懲罰,以死亡為代價。

這樣的法律狠嗎?狠。

可是大秦不得不這麽做。

原因很簡單,如果讓人無限制的生下去的話,那麽會出現各種資源不足的情況。

等到了那個時候,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出現。

別以為這是說笑,這是事實。

這就好比大自然的某一種物種在數量多了之後會破壞早已穩定的生物圈,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除此之外,還有控制人們**的原因在。

只要不找人生孩子,就不會懷孕,孩子就生不下來,對不對?

事實證明,這還是有些效果的。不僅僅如此,還有效遏制了某些糟糕的風氣。

在人們不缺吃不缺穿的情況下,又有工作、有薪水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某些可以進行□□交易的正規場所在沒有人口進駐的情況下,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已經消失了。

如今這個年代,可沒有賣女兒的。一旦有誰這麽做了,得到的必然是來自官方的刑罰。如今人力本就緊張,再加上上面的人不允許人口變得更多。如果還把人拿出來糟蹋的話,那麽大秦以後可能就要完了。

與此同時,也沒有什麽拐賣的,拐賣的全部都被殺了。不查什麽人販子,就查那些買人的人。從買人的人的身上,便可以得到人販子的信息。而買人的人,也會得到相應的懲罰。周圍的知情人,如果知道卻隱瞞不報的,同罪。

不知道幾百年過去,時代真的不同了。

雖然還是封建王朝,可是有些事情卻截然相反。

比如以前有仆從,現在連仆從也沒了。

在各個府邸工作的那都是服務人員,工資好,待遇高,還不用擔心被人隨隨便便的嫁給了誰,也不用擔心那天就醒不過來了。

至於皇宮的,同樣如此。

如果說以前是隨便選人,最多是看看容貌什麽的。

現在就不同了,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考察。

沒有相當的才學和能力,還不一定能得到這份工作。

對於這件事情,雲清流也是知道的。

畢竟身邊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一茬比一茬的質量高。

她又不是傻子,怎能感應不到?

無論是姿態還是禮儀,又或者才學,個個都是拔尖的。

話又說回來,如今的鹹陽宮當中,只有兩個當家作主的。準確的說是一個主人,一個客人。

秦始皇的三千佳麗,兒女孫輩們全都死了。剩下的血緣就有些遠了,都不住在宮中,各有各的活法。

再加上他也沒有納個新的後妃,也沒有生個新的兒女,於是鹹陽宮便空蕩蕩了。

至於雲清流這邊,至始至終都只有她一個。

或許有人懷疑,為什麽大秦會變化的這麽快呢?

事實上,這都是因為秦始皇在拼命。

為了能夠長生,為了能夠青春,他需要功德。

那麽想要得到功德,作為統治者的他又該怎麽做呢?

首先是撥開人們身上的枷鎖,讓更多的人自由起來。當人們幸福快樂的時候,功德就源源不斷的來了。

可惜的是功德不是無窮無盡的,必須做更多的好事。不然功德會凝聚在一點,甚至還會衰落。

為了得到功德,秦始皇發展教育,廢除奴隸制,提高女性地位,促進人口流通,植樹造林,維護水土……

只要能夠得到功德,秦始皇什麽都做了。不僅僅如此,他還會繼續做下去,讓自己活得更久。

事實上,大秦帝國能夠一直活到現在的人並不多,上上下下的數起來也不過十幾人罷了。

而這十幾個人,在大秦帝國帝國之初就出現了,是真真正正的開國功臣。子孫後代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了,數都數不清。

不過,長壽者倒是挺多,活過100歲的人不在少數。只可惜100多歲就是極限了,很少有人能夠活過200歲。至於更多的,除了一直活到現在的人,還真沒有一個人達到標準,最長的也不過活到了249歲。

或許有人會覺得疑惑,當自己的親人離開人世的時候,長壽的人不會傷心嗎?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問,因為那些長壽的人當然會傷心的。畢竟親人離開人世的時候,只要是關系好的都會難過的。

只是親人離開人世後,自己也不見得要跟著離開人世不是嗎?所以這些長壽之人在傷心過後就繼續工作,維持大秦的發展。

事實上這些人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畢竟管理這麽大一個國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秦始皇還是長壽的大臣們,基本上每天都忙著團團轉,很少有空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