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步子跨步得太大(第2/4頁)

冬去春來,教官們下達了命令。

各個房間裏面的小青菜什麽的撤了,換一換類型。

以前只種植一種蘑菇,那就是生長周期非常短的草菇。

現在種植的蘑菇就多了去了,比如金針菇、平菇之類的。

以前雖然種植了蒜苗什麽的,不過非常少。

現在的產量卻增加了,開始大片大片的種植。

這樣做,其實是為了增加一定的蔬菜種類。

因為各種各樣的蘑菇什麽的,在蘑菇種植還沒有成形的這個時代,大華那邊的人也不見得能吃到嘴。

除此之外,也因為春去秋來了,青菜什麽的也不再缺少。

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蘑菇,可是那只是用來做菜的。

如果真的拿來當飯吃,那估計是吃不飽的。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千萬人口必須得下地幹活。

不為別的,只為了種植一定量的糧食。

等到了秋收的時候,也有糧食可以入口。

對於這樣的事情,所有的老百姓都沒有任何的抵觸。

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要做的,世世代代都是這麽過來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種田歸種田,可不會一擁而上的種田。

千萬人口一起去種田,那些房子裏的東西該如何處理?

真要是放著不管不顧,以後還吃得了蘑菇嗎?

所以只有一部分人走了出來,大概一兩百萬人吧!

由於各地的蘑菇占據了人們的時間,也就只能抽得出這麽多人來。

新的開荒大部隊,種田也是由開墾開始。

被選出來種田的那些人以為他們要一點點的把土地掀開,卻沒料到有龐大的機械蜂擁而至。

他們現在要做的,不過是料理田地裏面的碎石子草根之類的東西,之後慢慢的照顧。

兩百萬人的開荒大部隊,那可是非常恐怖的部隊。

在教官們的虎視眈眈下,他們很快就開墾了一大片的田地。

話又說回來,在這樣的過程中,無疑會觸及到其他國家的領地。

可是面對這樣一群人,其他的國家的士兵們退避三舍。

錯了,不是退避三舍,而是站在開荒大部隊面前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原本處於邊界線上的士兵都被帶走了,圍繞在了國主的身邊。

原本位於其他國家地盤的城市,鄉鎮什麽的,早已經成為了荒蕪的地方。

隨著幾百萬人的離開,各地建立了新的農場,養殖場,種植園什麽的。

與此同時,原本在冬天的時候,凝聚於一體的人群漸漸散開,分散到了各個角落。

等到了後來,真正養蘑菇和香辛料的人少的可憐,不過一百萬人左右。不僅僅如此,他們還不是在一處,而是分布於各個地方。

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冬天用來溫室種植的人,現在把主力放在了開荒種田上。

除了一部分優秀的人還留在那裏搞溫室種植蘑菇,其他的人都消失得一幹二凈。

有關於這一點,千萬人口根本就沒有察覺到。

他們只以為自己為了未來而努力,開墾出了大片大片的農田。

等到了今年秋天的時候,他們說什麽也不會缺糧食。

卻想不到溫室種植正在一步步的撤銷,只留下了一部分用於加菜。

春天來臨的時候,大華那邊也送來了衣服。

不過每人只有兩套,再多就沒有了。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問為什麽,問就是太忙了。

現在真正的大華子民才多少人?也就是幾百萬而已。

這幾百萬人分散開去,又能有多少人能夠織布做衣裳呢?

事實上,有100萬人就不錯了。

想要制作出千萬人口的衣裳,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

為了能夠完成這個任務,蕭夢溪緊急做出了切布機,縫紉機。

龍南玉也不容易,緊急生產了大量的切布機,縫紉機,供大華人使用。

切布機是用來裁片的,把大量的布匹折疊在一起,剪切成相應的部分。

至於縫紉機,字如其名,就是來縫紉衣裳的。

把各種各樣的裁片縫在一起,那就是一件衣裳了。

除了使用縫紉機制作衣裳之外,大華還雇傭了大量鄭國和趙國的女性幫忙縫制。

雖然沒有縫紉機的速度快,可是也能夠幫上小忙。

這個計劃開始實施的時候,還是去年的秋天。

雲清流在各國內亂的時候,其實就想到了有關於衣服的問題。

不僅僅是衣服,還有各種各樣的生產資料。

這些都要處理好,免得出了什麽差錯。

只是她當時怎麽也沒有想到,人數居然會這麽多。

以至於到時候還要加班加點,聯系更多的人過來工作。

趙國和鄭國的老百姓們的生活還算好,至少家裏的糧食沒有被人全部搬空。

不過也就那樣而已,根本就吃不飽。